\"陛下......\"黄昌运咽了咽口水,\"不知这些工艺,您准备如何安排?\"
\"很简单。\"陈北芒环视众人,\"造纸作坊归纸商,字模铸造归铁匠,印刷作坊归你们几家大族共同经营。\"
\"至于利润......\"他眼中闪过一丝精芒,\"朝廷占三成,其余由你们自行分配。\"
众人面面相觑,眼中的犹豫很快被狂喜取代。
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买卖啊!
而且陈北芒如此分配,显然是要让他们形成利益共同体。
这般心思,不由得让众人对他更添几分敬服。
\"陛下英明!\"众人纷纷拜倒。
\"对了。\"陈北芒忽然想起什么,\"洛青衣。\"
\"臣妾在。\"
\"你去联系城中老学究,就说要编撰一部字典,将天下常用字都收录其中,我来注明读音释义。\"
\"这便是我们印刷的第一本书。\"
洛青衣眼前一亮:\"如此一来,不但能让更多人识字,还能统一读音。\"
\"正是此理。\"陈北芒满意地点头。
望着众人热火朝天地商议细节,他心中感慨。
在宋国时,他一直在战场上征战,很多事情都顾不上。
如今想来,倒是缺失了太多。
不过,现在补上还来得及。
要建立一个真正的国家,不仅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更要有完善的文化传承。
而这,才刚刚开始。
众人退去时,已是夜色深沉。
可谁也没觉得疲惫,反而个个精神焕发。
\"黄兄,你且留步。\"走出县衙,纸商李坤叫住了黄昌运。
\"李兄有事?\"
\"你我世交,我也不拐弯抹角了。\"李坤压低声音,\"你觉得陛下说的这些,当真能成?\"
黄昌运略作沉吟:\"你是在怀疑陛下?\"
\"不敢不敢。\"李坤连忙摆手,\"只是...这些法子若真这般神妙,为何之前在宋国时从未听说过?\"
\"呵。\"黄昌运冷笑一声,\"你这话说的,陛下在宋国时,哪有功夫管这些?\"
见李坤一脸茫然,他叹了口气:\"你想想,陛下在宋国时是什么处境?\"
\"不就是......\"李坤话说一半,忽然恍然大悟。
是啊,陈北芒在宋国时,一直被派去打仗。
而且从来都是以少胜多,靠着过人的谋略,在战场上所向披靠。
这样的人物,怎么可能没有真材实学?
想到这里,李坤不禁有些激动:\"那岂不是说,他懂的东西,远不止这些?\"
\"所以啊。\"黄昌运意味深长地说道,\"与其在这里瞎琢磨,不如赶紧回去准备。\"
\"你说得对!\"李坤重重一拍大腿,\"我这就回去清点库房,看看还有多少银钱可以周转。\"
\"急什么?\"黄昌运拉住他,\"要我说啊,不如咱们几家联手,共同投资。\"
\"这......\"
\"你想啊,陛下方才也说了,要让咱们形成利益共同体。\"黄昌运循循善诱,\"倘若能在这个时候联手,将来获益岂不是更大?\"
李坤眼前一亮:\"这倒是个好主意!\"
\"走,我们去找其他几家商议商议。\"黄昌运一挥手,\"趁着天还没亮,把事情都定下来。\"
......
一连数日,整座落霞县都沉浸在忙碌之中。
铁匠铺里,张德元带着徒弟们日夜赶工,连续试制了数十个字模。
几家大族的宅院里,仆役们来来往往,搬运着各种物资。
私塾里,老学究们争论不休,为编撰字典的体例争得面红耳赤。
而就在这时,一个消息传来,让整座城都震动了。
\"秦国使节团到了!\"
这消息一出,街头巷尾顿时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