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余爱卿有几成把握?(2 / 2)

这叫什么?这叫为了他崇祯的事儿,余大成连杀头甚至是诛九族的罪都愿意担。

这尼玛就是忠臣,大大的忠臣啊!

即便如此,崇祯还是犹豫,他怕事情搞砸了,辽东会有大乱。

最是无情帝王家,崇祯不会在乎一个忠臣,他只在乎大明朝的安稳。

但现在,大明朝已经是不安稳了。

外有后金虎视眈眈,内有农民起义军四处作乱,关宁锦每年都会增加的军费更是已经压的朝廷快要喘不过气来了。

思来想去,最终崇祯咬咬牙,开口道:“大伴,去吧余爱卿叫回来,我得好好问一问余爱卿换防之事的详细细节。”

刚离开乾清宫没多久的余大成,又被叫了回来。

崇祯:“余爱卿,换防关宁锦防线之事,余爱卿有几成把握?”

余大成:“陛下,微臣有八成把握。”

崇祯闻言,眼前一亮:“细细说来,余爱卿你这八成把握的底气何在?”

余大成:“陛下,山东一地,有20万大军可用。”

崇祯闻言,不由一惊:“余爱卿,山东一地,不是只有10万军吗,何时突然多出十万大军来?”

山东原本的大明常备军队总数大概在5万至6万左右,除此之外,还有三四万陈平安家丁军队,这三四万家丁军队的军饷,一大半朝廷根本不管,只有一小半朝廷每人每月只给1两银子的补贴,剩下的钱也都是让陈平安自己解决的。

加起来也就十万大军了,怎么突然又多了十万大军?

余大成:“陛下,为了防止流贼,臣曾在治下每县都搞过一个规模千人的协防民团。”

“这协防民团虽是各县自行组织起来的团练,不需朝廷供养,但每日训练都不曾懈怠。”

“山东一地之所以安稳踏实,这民团居功甚多。”

“有协防民团防护山东各县,山东一地便可安稳无忧。”

“山东剩余十万兵,可挑选七万精锐随微臣入辽,有七万大军坐镇,微臣有八成把握,完成安稳换防。”

崇祯:“余爱卿,这协防民团,真的可堪一用?”

山东民团一事儿,崇祯也是知道的,但却并未放在心上过。

崇祯皇帝感觉有点不靠谱,毕竟,民团吗,战斗力能靠谱吗?

余大成:“陛下,微臣的民团是令各县富户,每家出一二十人,三五十家富户,便可供养出一支千人规模的民团来。”

“有各县富户供养,民团每日训练不辍,守护一方安稳还是能做到的。”

当然,这都是骗崇祯的瞎话,所谓协防民团,其实都是陈平安的家丁。

崇祯皇帝一听,瞬间来了精神:“余爱卿,这协防民团的方法很是不错,可否在大明推广开来?”

在崇祯看来,三五十家富户便可供养一千民团的话,大明境内岂不是可以瞬间凭空多出一支庞大的队伍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