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在朱十一走后,既然自己下定决心投靠成国公朱能,一不做二不休,立即回到大营,将自己的心腹王猛、李成、刘生文三人,叫到自己的军帐中。
三人听到刘振找自己,便立即来到了刘振的军帐,行礼后,坐在的下首,望着刘振,不知刘振将自己几人叫来所为何事。
刘振见三人已到齐,便命令亲兵退出军帐,并看紧好周围,不让任何人靠近。顿时,帐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异常的凝重,只有那昏黄的烛火在微风中摇曳不定,映照着四人略显紧张的面容。
刘振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道:“三位兄弟,你们三人都是我出生入死的兄弟,这些年我们在沙场上并肩作战,一同经历了无数的生死考验,这份情谊比兄弟还真。”
刘振的眼神中满是诚恳,继续说道:“今日将你们三人叫来,是有一件异常重要的事情,如今,有一场生死抉择摆在我的面前,我叫几位兄弟过来商议一下。”
“前些日子,成国公朱能暗中派人联系我,向我痛陈林凡宇篡位之恶行,言说大明才是正统,如今虽遭逢变故,但仍有忠臣义士在,不应就此沉沦。他言辞恳切,力邀我加入他们,重新夺回大明首都北京,承诺事成之后,我等皆为功臣,荣华富贵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能青史留名,为恢复大明北京立下不世之功。”
刘振微微顿了顿,神色凝重:“这些天我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反复思量其中利弊。林凡宇靖朝初立,确有几分气象,他推行的新政也让百姓受益,军队治理得也算井井有条。可我大明数百年根基,怎能被他轻易窃取?成国公府在朝中威望颇高,且已联络众多勋贵、旧部大臣,他们的谋划也颇为周全。而我们身处京营,若能里应外合,或许真有成功的可能。”
“此事风险极大,一旦失败,便是万劫不复。但我想起大明三百年根基,在江南还是颇有民心,况且现在大明还占据着江南半壁江山,不久就要挥军北上,到时林凡宇便会支撑不住。而且,成国公昔日对我也有知遇之恩,我若在此时退缩,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所以,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暗中投靠成国公,为恢复大明江山尽一份心力。我今日将你们找来,便是想听听你们的意见,毕竟我们是过命的兄弟,此事我不想瞒着你们,也不能瞒着你们。若你们觉得此事太过凶险,不愿参与,我也绝不勉强,只希望你们能保守今日之秘密。”
三人听后顿时大惊,王猛率先按捺不住,猛地站起身来,神色慌张地说道:“将军,这可是掉脑袋的大事啊!林凡宇靖朝虽立未久,可其在军中颇有影响力,特别是下层的士兵,很多都很支持他,我们一旦有所动作,怕是瞬间就会被察觉,到时株连九族都不为过。”
李成也眉头紧皱,忧心忡忡地接口道:“将军,咱们在这京营之中好不容易才站稳脚跟,如今若是卷入这等谋反之事,多年心血岂不是付诸东流?且那林凡宇的新政确有成效,百姓安居乐业,军队也纪律严明,我们这一冒险,万一失败,岂不是辜负了将士们的信任,也让这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天下再次陷入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