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新村规划(1 / 2)

当江望回来的时候,刘家庄这里都已经变成大工地了,轰隆隆的工程机械乱响。

带着竹编安全帽的身影,在工地上移动,推着小车,搬砖,扛木板。

为了方便起二层楼。

还特地搞来了两台吊车,往上面浇筑。

县里六七个工程队,全部被打包过来了,今年没接外地的工作,全都在家打工。

而且都是乡里乡亲,也不怕拖欠工资。

有事说事,刘强军本身就是那种豪爽的人,也就是老了不怎么混了而已。

当初在这十里八乡,那也是有名有姓有字号的大哥,那个地方打架需要说和。

那也是能过去讲道理的。

要不然他能县里,村里弄两个窝?

谁不知道他家有一个悍妇,能把男人砍得半年不敢回家的母老虎啊。

不过,家里的工地全是包工性质的,村委会承包,从外面找人开工。

工资都是提前给一半,充当定金。

这在土木工程里极其少见的,哗啦啦的钞票一到手,那工作效率堪称夸张。

那都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平地起高楼。

速度快,质量还好。

就连装修队都是现成的,十里八乡水电工,装修工,大工,小工都往这边跑。

就连县里都有人过来,想化缘。

毕竟这村子确实富了,还带动了县里的建材市场,能不能支援县里财政一点。

结果县里的领导刚过来。

刘家庄的人都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乞丐看了落泪,流浪汉看了动容。

就差把县领导的桑塔纳留下当补贴了。

化缘不成,反而被讹得干了半天活,发扬朴素劳动精神的县领导是黑着脸离开的。

临走前,那坐在车里一句句的刁民。

那是骂的痛不欲生。

娇嫩的手都磨出血泡来了,哪有搬砖是为了发扬艰苦劳动精神,不忘长征两万里啊。

那是发扬精神吗。

县领导暗搓搓的想着,要不是他找了个理由,指不定这砖头就得搬到晚上了。

事实上,刘强军还是真这么想的。

从来没打过这样的富裕仗,村子里那建筑标准都是奔着一百年去的。

而且主要参考人员,都是刘大庆他们那些从军队出来的,更是找关系。

弄了好几个专业工兵部队里的战友。

在山里面修碉堡的那种。

一整排的楼房就像是城墙一样,在村子前面拉了起来,把村子隔成了前后两块。

中间一条马路通过。

两边都是三层起来的楼房。

像极了古代的城墙结构,马路更是奔着三向双车道的规划制作,用的是高速公路的基础。

还特地在后面山坡上留出来了一个停机坪,停降直升飞机的,最多能停三架直升机。

村前跟村后面是割裂开了。

村前面,刘强军他们也研究过了,以后村子的人只会更多,只能往外扩张。

村后面,则是成了村子的核心地区。

外人不能进入。

为了给村子里的老娘们找个活干,免得她们在那里扯着板凳瞎聊天。

刘强军他们甚至还组织村委会讨论,从县里包了个厂子过来,一个破产的面粉厂。

又找人托关系,办了一个纺织厂。

就在村子外面的地方建起来,后面挖个大鱼塘,把地方再次隔开,外人要是想进村里面。

比登天还难。

更不用说,自己潜伏进来侦察了。

刘大庆他们自己的试过,无一例外全部失败,除非是强攻,不计死亡的重火力。

否则,别管白天黑夜。

村后面就是进不去,晚上难度更大,全村上百条狗到处乱逛,就是忍者也扛不住。

“我先说一下,这是咱们自己家的厂子,谁要是敢折腾咱们自己的东西,都试着点啊!”

刘强军站在村委会的台阶上喊着。

下面那些人也都笑了起来。

“那能啊大爷,不过咱们工资怎么算啊。”那些婆娘们一个个喜上眉梢的。

哪能说坏话啊,谁要是敢站出来反对。

那就是跟整个刘家庄作对。

“工资按时发放,咱们跟县里面的工厂不一样,咱不养懒汉,一个月就那些钱,但是管吃喝,过年那大锅菜,刘同家的,你炒的不错,你找几个人去做饭,别放太多盐啊!”

“他大爷家,那肯定啊!”

刘同家的婆娘笑的嘴角都咧到后脑勺了,吃了半辈子的土地粮,还吃上公粮了。

“总之呢,上工的管一顿饭,咱村里的孩子免费吃饭,干完活,弄完单子,然后年底分钱。”

“在厂子上班,咱就按县城的标准砍一半,月底发钱,挣多挣少的都有点数啊,家里的地也不能扔了,让村委里算算,咱们弄成大地。”

刘强军认真的说道,没办法,村里的壮劳力都走了,这次是去闯边三角。

他肯定得让老家这里没有后顾之忧啊。

说实话,在国外干打仗的活计,就没有不出意外的,去年都是命大。

他那女婿生猛的冲在最前面。

靠运气,可没那么长久,万一出了事,村里就得负起这个责任,老有所依,少有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