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诸多杂事(2 / 2)

姑苏看着这才几日便变得如此繁华的扬威城,心中涌起一股自豪感,对自己的先见之明感到无比欣慰。找到姑苏明珠后,明珠看到哥哥和刘伟,自然喜不自胜。等到了驿站,贾诩和段煨已经在等待,驿站人声鼎沸,他们上了二楼属于城主的专属区域,众人落座。

刘伟开口说道:“段城主,右部有族人万余愿意内迁,此事就交于煨兄了,贾校尉协助。”贾诩、段煨深知刘伟的性格,也没起身,直接开口说道:“煨明白,已然和东方校尉沟通过了,不会出问题的。”刘伟满意地点点头,说道:“不错,姑苏族长,还有什么疑问?”姑苏蓝摇头道:“凉王,没有了,族人游牧习惯了,只要有地方就行。”

姑苏明珠突然开口说道:“哥哥,我在城中无事,想去帮助族人安置。”然后直直地看着刘伟说道:“刘朗不介意吧!”刘伟微笑着说道:“岂会,明珠想做什么都可以,高兴就好。”这时,奶酒、烤肉陆续端上,众人开始吃喝起来。

那奶酒醇厚甘甜,如同一股暖流在口中蔓延,仿佛能融化人心。烤肉则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引得众人纷纷大快朵颐。明珠看着众人的模样,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她轻轻举起酒杯,对着众人说道:“此马奶酒,乃是右部独有之物,可还可口?”她为了让马奶酒能够进入驿馆,可是费了不少力气。

那奶酒醇厚香甜,在口中散开,仿佛带着草原的气息,烤肉则滋滋冒油,散发出诱人的香气。众人一边吃喝,一边欢声笑语,气氛愈发融洽。席间,为了活跃气氛,段煨开始讲述起各地的奇闻异事,那生动的讲述仿佛将众人带入了一个个陌生而又神奇的世界,众人都听得津津有味,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酒过三巡,烤肉也吃了不少,众人的脸上都染上了淡淡的红晕。这时,一名乐师走了进来,他手持乐器,轻轻弹奏起来,那悠扬的乐声如同一缕清风,拂过众人的心田,让人心旷神怡。

饭后天色微黑,众人分别。刘伟留下贾诩,送姑苏明珠回府。在回军营的路上,刘伟说道:“贾校尉,安排飞鹰尉暗探在右部族长之中,防止有人别有用心。”贾诩回道:“诺,主公,前几日回来的汉人中有几人加入飞鹰尉,熟悉右部族人,诩会安排好的。”刘伟点头,继续说道:“嗯,吾就是提醒一下而已,现在事多,诩可以多招亲信帮助自己,别把自己累坏了。吾让传下去的黑色石头之事,要每天汇报,让飞鸟尉辛苦些。”

在刘伟焦急地寻找煤矿之际,郭嘉却在仔细研读着其他几个郡的情报,不禁皱起了眉头陷入沉思。天水郡的阎家,乃传统的士族,家族子弟都读书,在当地一家独大,现有名士阎忠声名远扬。主公如今起点较低,虽已封为凉王,但仍遭士大夫们的轻视,认为他献物媚上。(儒家之人往往只注重形式,而不顾实际效用。)郭嘉深知,在此情形下,实在不必去触这个霉头。

敦煌郡的张家,太尉张奂家族势力庞大,一家独大。虽然张奂致仕后,带着子嗣在弘农收徒讲学,但家族的威势依然存在。只要主公的政令能够顺利通行,也可不必过多理会。

安定郡的黄埔家,世代为将门,一家独大,且忠于汉室,主公的政令在当地能够通行,无需过于操心。北地郡、张掖郡、酒泉郡等地汉胡杂居,情况较为复杂,届时只需带领大军前去,无需费太多脑筋。

然而,唯有陇西郡的董家,出了并州太守董卓这等人物,又有烧当羌作为靠山,家族势力一家独大。而从上洛县前往武威的最近路线,必须要经过天水,再穿越陇西渡黄河,因此陇西郡的董家必须拿下。郭嘉深知此事的重要性,他明白,春耕结束后,在安排好去往苦海筑城之事后,自己必须亲自前往一趟陇西郡,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

扬威军营后方,有一百多个简易的可移动灶台(手推车把四周车厢卸下来,铺上一层泥,在用土砖沏高,一人能推动就行了。虽然烧不了大火,建造简单。),把那一片沙漠照得亮如白昼,匠人们来来回回热闹非常。刘伟宣布制盐匠人吃盐免费后,干起活来也是认真无比。刘伟转了一圈满意无比,对卫兹说道:“兹兄,这盐要用右部的名义去卖,在上供青白盐与陛下,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卫兹点头说道:“诺,兹会安排好的,明日先找姑苏族长写供表,遣飞鸟尉带一位右部族人去洛阳,一月后在发买与商贾,先在武威郡发买。”

刘伟点点头很是满意,突然脸色一变的说道:“走看看咱们的大将军去。”卫兹听到此话,不知道如何接话,默默跟在刘伟身后前去看守在库房门前的淳于琼。

淳于琼也是快二十二的人了,少时投军在军营摸爬滚打多年,也不过是统兵五百的队长,无意间救下了宦官蹇(jian)硕的父亲,才被提拔为校尉,后来在洛阳不为士族待见。也算见过世面的人了,可是自从扬威城的租金运进库房后,被大量的金银迷了心智,淳于琼就把营帐给搬到库房门口,当起了门神。

刘伟突然停下脚步,有些心软,对陈波说道:“波哥,你带护卫前去,把库房金银全倒在淳于琼的营帐中,让他和金银睡几天,不行的话再想办法。”说完让卫兹也回去,自己回去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