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大秦第一趟火车顺利抵达咸阳(1 / 2)

说到此,他们相视一眼连忙转身回到陛下这个包间。

便发现这里的铺位比想象的要宽敞些,甚至还要长些。

其实长短是一样的,只是这个专门为陛下准备的软卧包厢,更宽敞,看上去就有些不一样而已。

显然这是考虑到陛下身高和体型来设计的。

柳伊伊也注意到了这点。

或许大秦人普遍身高超标,所以进到车厢内她才发现,火车厢比自己想象的要宽敞不少。

而且相对的两个上下铺之间,还有一张长方桌,显然这是特意为嬴政准备的。

她记忆中的绿皮火车,一边两座,一边三座。

而且十分紧凑。

但大秦这第一辆火车,应当可以两边都安排三座。

还相对比较宽松。

其它软卧包厢是怎样的她没看到,但通过这间可以看得出,设计者是用了心的。

尤其是中间的长桌加上两边摆放的座椅,是考虑到陛下出行期间处理政务要求的。

“小柳觉得如何?”

见柳伊伊进入车厢,并没第一时间就坐,而是打量着这里的陈设布置,嬴政不由出声询问。

柳伊伊:“非常不错。”

“比我想象的好了许多。”

就是不知硬座车厢如何?

当然,她并没着急询问,也没打算现在过去查看情况。

今日带师生们出门之前,柳伊伊便给大家发了个任务。

无论今日看到大秦的什么,回去后都要写一篇作文交上去。

小学生写作文,初中生写记事文,高中和大学生同则写成论文。

字数也是层层递增的。

所以,想要了解其它车厢内的情况,完全可以回去看学生们交上来的文章。

“哦?”

嬴政好奇,“你想象中我大秦的火车是何模样?”

“我想象中它至少没这般宽敞。”

柳伊伊简单说了下自己的想法,“不得不说,它非常符合政哥的气质,您可乘坐着它一边巡视大秦一边处理政务。”

“哈哈哈……”

嬴政一听她这话就笑了,“这是朕特意要求的。”

“未来无论我大秦火车如何发展,每一列火车上都得为朕准备一间专门的房间。”

“既不影响我观察沿路民情,又不影响我处理政务。”

说起这个,嬴政还是十分自得的。

看看,你们后代子孙没崇拜错。

你们敬仰的嬴政,他无论何时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正事。

柳伊伊和秦文欣两人发自内心的向嬴政竖起大拇指:“政哥,您是这个,晚辈远远不及也。”

“此等驾辇,我等从未见过。”

华启明听着他们的对话,也不由感慨道,“想不到陛下治下之大秦,是如此了不起。”

“我华氏能融入大秦治下,乃臣民之福也。”

嬴政:“华族长此言朕爱听,此次你等随朕回咸阳后,朕便给你们机会,看你等适合何职位。”

柳伊伊眨巴着眼睛,小心翼翼的询问:“不知华氏祭祀礼仪是怎样的?”

“晚辈听说,古老祭祀仪式十分繁复,是真的吗?”

听到这个,嬴政也不由来了兴趣。

此刻随着众人全部进入车厢,汽笛声再次响起,火车缓缓启动,窗外风景缓缓倒退。

车厢内外响起欢呼之声。

秦文欣看看正在说话的几个人,她不由打开车窗探头看出去,就发现每节车厢内都有小脑袋探出来。

大家在窗外相见,都欣喜的挥手彼此打着招呼。

秦文欣也朝两边挥挥手,之后又退回来,安静听嬴政、柳伊伊和华族长三人的谈话。

华启明见他们都对此感兴趣,不由将华氏一族祭祀流程讲述了一遍:

祭祀之日,族人无论男女老少皆需沐浴更衣,以示对先祖之敬重。

清晨时分,全族聚集于祭祀台前,由族中祭司亲自主持祭祀大典。

先献上三牲五果,再点燃香烛,然后是祭祀文,随即全簇虔诚叩拜。

祈求先祖保佑华氏一族繁荣昌盛,子孙平安,不受天灾,避免人祸等等。

仪式之中,还有舞蹈乐章,以娱先祖之灵。

整个过程,庄重而神秘,令人心生敬畏。

待祭祀结束,再由祭司将先祖之意,传达给族长再转达给全族之人。

族人听后,皆感先祖之慈爱,更加团结一心,共同为华氏一族之未来而努力。

柳伊伊和嬴政听着华启明的讲述,不由频频点头:嗯,与他们了解的差不多。

就是,不同的祭祀所需祭文不同而已。

众人说话间,火车到了下一个站停了一会儿。

原来的行驶计划,在这里也会有几分钟停留,接上要去咸阳的乘客,继续前行。

为了达到想要的效果,这里也有早就安排好的‘乘客’等着。

等火车停下,‘乘客’们纷纷按车厢上车。

从始发地到咸阳,一共途经八个站,先后接了百多人。

这些都是早就安排好的军士。

但他们还是按照正常乘坐车辆的步骤买票,剪票,验票进站上车。

这次历史性的通车用了一天一夜,圆满成功。

习惯了后世快节奏的柳伊伊及会飞的丛林学校员工们没觉得这有什么。

但对大秦人来说,能一次性运送如此多人,还能轻松坐在车厢内赶路,实在是太令人舒适了。

而且以往至少要一个月的路程,现在仅用的一天一夜,实在是不知方便快捷了多少。

“哇,这也太方便了。”

“好快啊。”

“除了学校老师们变出来的飞行器外,这是我乘坐过最舒适,最快捷的车了。”

“如果这样的路能多开几条就好了,以后回家是不是就都不用马车了?”

“当然,现在用马车的也越来越少了。”

“是啊,没看到现在路上汽车越来越多了嘛。”

……

大秦人的欢乐影响着柳伊伊等人。

这是划时代的进步,确实值得高兴。

嬴政看向柳伊伊:“小柳,现在朕终于明白你们后世那位改革大师的话是多么有道理了。”

柳伊伊:“嗯?”

嬴政:“就是那句‘要想富,先修路’,你知道的吧?”

“当然,后世无人不知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