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邹忌讽齐王纳谏(2 / 2)

吴起更加得意了,继续说:“我驻守西河,让秦国的军队不敢向东侵犯,韩国和赵国也都对魏国敬畏有加。这一点,你又怎么样呢?”田文再次承认说:“我确实不如你。”

吴起听了,双手叉腰,质问田文:“这三件事,你都不如我,凭什么你的职位却在我之上呢?”田文不慌不忙地说:“我虽然才能不如你,但如今新君刚刚继位,主少国疑,百姓们还不太信任新君,大臣们也都在观望。我只是因为是先世的勋旧,有幸得到这个职位,暂时稳定局面。现在可能还不是论功行赏的时候吧。”

吴起听了田文的话,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觉得他说得也有道理,但还是不甘心地说:“你说的虽然有道理,但这个相国的位置,迟早还是我的。”

没想到,他们两人的这番对话被旁边的内侍听到了,内侍马上把这件事报告给了武侯。武侯听了,心里对吴起产生了疑虑,觉得他有不满和怨恨之心,于是就把吴起留在京城,不再让他回西河,还打算另外找个人去接替他的职位。吴起察觉到武侯对自己的态度变化,心里害怕武侯会杀了自己,于是赶紧逃离魏国,跑到楚国去了。

楚悼王熊疑早就听说吴起很有才能,吴起一到楚国,楚悼王马上就接见了他,并且对他非常赏识,毫不犹豫地把相印交给了他。

吴起得到楚悼王的重用,感激涕零,发誓一定要好好报答楚悼王的知遇之恩,让楚国变得强大起来。于是,他向楚悼王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大王,楚国地域辽阔,军队也有上百万,本来应该是天下最强的国家,可为什么现在却不能称霸诸侯呢?主要原因是我们养兵的方法不对。养兵首先要让国家富裕起来,有足够的钱财,然后才能让士兵们为国家效力。现在楚国的朝廷里有很多没用的官员,整天无所事事,还拿着国家的俸禄;那些疏远的王族,也都在白白消耗国家的财富。而真正在战场上拼命的士兵们,却只能得到很少的一点粮食,连温饱都成问题。这样下去,怎么能让士兵们心甘情愿地为国家捐躯呢?大王如果您相信我,就听我的建议,裁减那些多余的官员,疏远那些王族,把节省下来的钱财和粮食用来奖励那些勇敢善战的士兵。如果这样做了,楚国还不能强大起来,您就治我的罪!”

楚悼王听了吴起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决定支持他进行改革。可是,吴起的改革措施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遭到了大臣们的强烈反对。但楚悼王非常坚定,不理会那些反对的声音,坚决支持吴起。

吴起得到楚悼王的支持后,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他详细地制定了新的官制,裁减了几百名多余的官员,规定大臣的子弟不能再依靠家族关系轻易地获得官职和俸禄。对于那些王族,凡是五代以上的,都要自己去谋生,和普通百姓一样;五代以下的,也要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逐步减少他们的待遇。通过这些措施,楚国节省了大量的开支,国家的财政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同时,吴起挑选了国内最精锐的士兵,每天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训练。他根据士兵们的才能和表现,调整他们的待遇,表现优秀的士兵,得到的俸禄可以比以前多好几倍。士兵们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得到更好的生活,都非常积极,训练起来格外卖力。就这样,楚国的军队实力迅速增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变得强大起来,令其他国家都不敢轻视。在楚悼王在位期间,楚国一直保持着强大的国力,三晋、齐、秦等国都对楚国敬畏有加,不敢轻易发动战争。

可是,好景不长,楚悼王突然去世了。还没等楚悼王的尸体入殓,那些因为吴起的改革而失去利益的楚国贵族和大臣们的子弟们,就趁机发动叛乱,他们拿着武器,气势汹汹地要去找吴起报仇,想要杀了他。吴起得到消息后,知道自己寡不敌众,于是赶紧逃进楚悼王的宫殿里。那些叛乱的人拿着弓箭在后面紧紧追赶,一直追到宫殿里。吴起看到已经无处可逃,突然心生一计,他扑到楚悼王的尸体上,紧紧地抱住尸体。那些叛乱的人看到吴起躲在楚悼王的尸体后面,仍然不肯放过他,纷纷朝着吴起射箭。结果,吴起被射死了,楚悼王的尸体也中了好几箭。吴起在临死前大声喊道:“我死了没什么可惜的,你们这些人竟敢在大王的尸体上射箭,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你们一定会受到楚国法律的制裁!”说完,吴起就断了气。

那些叛乱的人听到吴起的话,心里也有些害怕,担心会受到惩罚,于是一哄而散。

楚悼王的儿子熊臧继位,这就是肃王。过了一个多月,肃王开始追查那些在楚悼王尸体上射箭的人的罪行,派他的弟弟熊良夫率领军队,一个一个地把那些参与叛乱的人找出来,全部处死。这一次,一共灭掉了七十多家贵族,楚国的局势才逐渐稳定下来。

后来,有个诗人写了一首诗来感叹吴起的一生:“满望终身作大臣,杀妻叛母绝人伦。谁知鲁魏成流水,到底身躯丧楚人!”还有一首诗说吴起伏在楚悼王的尸体上,是为了用智慧来为自己报仇:“为国忘身死不辞,巧将贼矢集王尸。虽然王法应诛灭,不报公仇却报私。”

话分两头,再说田和自从被封为齐侯后,过了两年就去世了。他的儿子田午继位,田午又传位给儿子因齐。因齐继位的时候,是周安王二十三年。因齐看到吴国和越国都已经称王,而且在各国之间的交往中,都用王号相称,他心里很不服气,觉得齐国也不比他们差,于是也自称为齐王,这就是齐威王。魏侯听说齐威王称王了,心里想:“齐国能称王,我们魏国为什么不能呢?”于是,魏侯也跟着自称魏王,也就是孟子所见到的梁惠王。

齐威王刚继位的时候,整天沉迷于酒色,不是喝酒就是听音乐,对国家大事一概不管,简直就是个甩手掌柜。就这样过了九年,齐国的国力越来越弱,周边的韩国、魏国、鲁国、赵国瞅准机会,纷纷起兵来攻打齐国,齐国的边境将领们屡战屡败,被打得屁滚尿流,齐国上下一片混乱,百姓们也都唉声叹气,苦不堪言。

有一天,一个叫驺忌的士人前来求见齐威王。这驺忌长得倒是斯斯文文的,一见到齐威王,就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说:“大王,我听说您喜欢音乐,我恰好对琴有点研究,所以特来求见,想为大王献上一曲。”齐威王一听,来了兴致,连忙让人赐座,还吩咐左右赶紧把琴拿过来,摆在驺忌面前。

驺忌坐在琴前,双手放在琴弦上,却半天没有弹奏。齐威王有点纳闷,就问:“先生,我听说你琴艺高超,本王都等不及要听听这天籁之音了。可你现在抚着弦却不弹,难道是这琴不好,还是觉得本王不配听你的曲子呢?”驺忌不慌不忙地放下手,一本正经地说:“大王,我虽然会弹琴,但我更懂得琴理。这弹奏出的音乐嘛,那是乐工们的事,我要是只给大王弹几个曲子,那可真是浪费大王的时间,也辱没了大王的耳朵。”

齐威王好奇地问:“哦?那这琴理是怎么回事?先生快给本王讲讲。”

驺忌清了清嗓子,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来:“大王,这琴啊,可不简单。它的长度三尺六寸六分,象征着一年的三百六十六天;宽度六寸,代表着东西南北上下六合;琴身前面宽后面窄,就像尊卑有别一样;上面是圆的,下面是方的,这是模仿天地的形状;琴上有五根弦,分别对应着金、木、水、火、土五行;大弦就好比君主,小弦就像是臣子。这琴弦弹出的声音,有缓有急,缓的声音低沉而不松散,就像君主的德行,沉稳而坚定;急的声音清脆而不乱,就像臣子的操守,廉洁而自律。从最粗的弦开始,依次是宫、商、角、徵、羽。周文王和周武王又各加了一根弦,文弦是少宫,武弦是少商,这是为了体现君臣之间的深厚情谊。大王您看,这君臣之间要是相处融洽,国家的政令就能顺利施行,国家自然就会繁荣昌盛。这治国的道理,其实和这琴理是相通的啊!”

齐威王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先生说得好啊!既然你懂得琴理,想必也一定精通琴音。那就请先生弹奏一曲,让本王开开眼界吧。”

驺忌却站起身来,一脸严肃地说:“大王,我要是把心思都放在弹琴上,那自然能弹出美妙的曲子;可大王您是一国之君,您要是把心思都放在吃喝玩乐上,而不治理国家,这和我抚琴却不弹奏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不弹奏,不能让大王您心情愉悦;大王您不治理国家,又怎么能让百姓们安居乐业呢?”

齐威王听了驺忌这一番话,就像被人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一下子清醒了过来。他惊讶地看着驺忌,说:“先生,你这是在用琴来劝谏本王啊!本王明白了,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说完,齐威王就把驺忌留在了身边,让他住在右室,以便随时向他请教。

第二天,齐威王早早地起来,沐浴更衣后,把驺忌召来,和他一起讨论国家大事。驺忌趁机劝齐威王要节制饮酒,远离女色,考察官员的实际能力,分辨忠奸,让百姓休养生息,加强军事训练,为成就霸业打下基础。齐威王听了驺忌的话,觉得句句都说到了点子上,心里非常高兴,当场就拜驺忌为相国,把国家的大权交给了他。

这时候,有个叫淳于髡的辩士,看到驺忌这么轻易地就当上了相国,心里很不服气。他心想:“这驺忌有什么本事?不就是会说几句漂亮话吗?我倒要去会会他,看看他到底有几斤几两。”于是,淳于髡带着一群徒弟,大摇大摆地去见驺忌。

驺忌听说淳于髡来了,知道他是来者不善,但还是非常恭敬地出去迎接。淳于髡却摆出一副傲慢的样子,直接走进屋里,一屁股坐在上位,还翘着二郎腿,对驺忌说:“我有一些想法,想在相国面前说一说,不知道相国愿不愿意听呢?”驺忌还是很有礼貌地说:“先生有话直说,我洗耳恭听。”

淳于髡皮笑肉不笑地说:“子不离母,妇不离夫。”驺忌心想:“这是在暗示我不能离开君主啊。”于是连忙回答:“先生说得对,我一定时刻陪伴在大王身边,为大王分忧解难,不敢有丝毫懈怠。”

淳于髡见没难住驺忌,又接着说:“棘木为轮,涂以猪脂,至滑也;投于方孔则不能运转。”驺忌明白他这是说做事要顺应人情世故,便回答:“先生放心,我一定会顺应民意,不做违背常理的事。”

淳于髡不甘心,又说:“弓干虽胶,有时而解;众流赴海,自然而合。”驺忌立刻说:“我知道了,我会团结百姓,让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努力。”

淳于髡还是不死心,继续说:“狐裘虽敝,不可补以黄狗之皮。”驺忌笑着回答:“先生的意思我懂,我会任用贤能之人,不会让那些无德无才的人混在其中。”

淳于髡最后说:“辐毂不较分寸,不能成车;琴瑟不较缓急,不能成律。”驺忌严肃地说:“我一定会完善国家的法令,加强对官员的监督,让国家的治理有章可循。”

淳于髡见驺忌对答如流,而且都说到了点子上,心里暗暗佩服,知道自己这次是遇到对手了。他默默地站起身来,向驺忌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带着徒弟们离开了。

淳于髡刚出门,他的徒弟们就围上来问:“老师,您刚开始见相国的时候那么傲慢,怎么现在又对他这么恭敬呢?”淳于髡叹了口气说:“我用了五个隐晦的比喻来试探他,没想到他都能立刻明白我的意思,并且给出恰当的回答。这驺忌确实是个人才,我比不上他啊!”从这以后,那些游说之士听说了驺忌的厉害,都不敢再轻易到齐国来捣乱了。

驺忌当上相国后,牢记淳于髡的话,尽心尽力地治理国家。他经常派人去打听各地官员的情况,问:“地方上的官员,谁是贤能的,谁是不称职的?”可是,每次他问身边的人,得到的回答都是一致的,大家都一个劲儿地夸赞阿大夫有多么多么好,而贬低即墨大夫。驺忌觉得有点奇怪,就把这些情况告诉了齐威王。齐威王听了,心里也犯嘀咕,于是暗中派人去调查阿城和即墨这两个地方的实际情况,要求他们如实汇报。

过了一段时间,去调查的人回来了,把看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齐威王。齐威王听后,心中有数了,便下令把阿大夫和即墨大夫召到京城来。

即墨大夫先到了京城,进宫朝见齐威王。齐威王见了他,什么也没说,就让他站在一旁。即墨大夫心里有点忐忑不安,不知道大王为什么这样对他。

没过多久,阿大夫也来了。齐威王把大臣们都召集到朝堂上,准备进行赏罚。大臣们私下里都在议论纷纷,大家都认为:“这次阿大夫肯定要受到重赏了,而即墨大夫恐怕是凶多吉少,要倒大霉了!”

齐威王坐在朝堂上,神色威严地看着下面的大臣们。他先把即墨大夫叫到跟前,说:“自从你去即墨任职后,每天都有很多人在我耳边说你的坏话。可是,我派人去即墨调查后发现,那里田野都得到了开垦,百姓们生活富足,官府里也没有积压的事务,整个东部地区都很安宁。这说明你是个实实在在为百姓做事的好官,只是因为你不愿意讨好我身边的人,所以他们才会诋毁你。你是个真正的贤能之士啊!”说完,齐威王当场就加封即墨大夫一万户的食邑,作为对他的奖赏。

接着,齐威王又把阿大夫叫过来,脸色阴沉地说:“自从你守阿城以来,每天都有人在我面前夸赞你。可是,我派人去一看,才发现那里田野荒芜,百姓们都吃不饱穿不暖,生活困苦不堪。当年赵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齐国,打到阿城附近的时候,你不但不派兵去救援,反而用重金贿赂我身边的人,让他们为你说好话,来骗取我的信任。你这样的官员,简直就是国家的蛀虫,是最不称职的!”阿大夫吓得脸色苍白,连忙跪地求饶,说自己愿意改过自新。齐威王却根本不听他的辩解,大声命令力士:“把鼎镬抬上来!”不一会儿,力士们就抬着一口烧得滚烫的鼎镬走了进来。齐威王指着阿大夫说:“把他给我扔进去!”阿大夫吓得瘫倒在地,被力士们像拎小鸡一样扔进了鼎镬里,瞬间就被滚烫的开水烫死了。

齐威王又把平时那些经常夸赞阿大夫、诋毁即墨大夫的人叫到跟前,一共有几十个人。齐威王愤怒地斥责他们:“你们这些人,身为我的臣子,我把你们当作我的耳目,让你们帮我了解国家的情况。可你们却收了阿大夫的贿赂,颠倒黑白,欺骗我。我留着你们这些人有什么用?都给我一起扔进鼎镬里!”这些人吓得哭爹喊娘,纷纷跪地求饶,可是齐威王正在气头上,根本不理会他们。最后,齐威王挑选了其中十几个平时最受他信任的人,一个一个地把他们扔进了鼎镬里。其他的大臣们看到这一幕,都吓得浑身发抖,冷汗直冒,心里暗暗告诫自己以后一定要清正廉洁,不敢再做违法乱纪的事。

后来,有个诗人写了一首诗来赞扬齐威王的公正严明:“权归左右主人依,毁誉繇来倒是非。谁似烹阿封即墨,竟将公道颂齐威。”

齐威王通过这件事,整顿了官场的风气,让那些有才能的人得到了重用,国家也逐渐走上了正轨。他又任命檀子去守卫南城,抵御楚国的进攻;派田肹去守高唐,防范赵国的侵扰;让黔夫驻守徐州,抵挡燕国的攻击;任命种首为司寇,负责维持国内的治安;让田忌担任司马,掌管军事。在这些贤能之士的共同努力下,齐国国内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军队战斗力也大大增强,齐国的国力蒸蒸日上,令其他诸侯国都敬畏不已。

齐威王为了表彰驺忌的功劳,把下邳封给了他,还说:“能帮助我实现称霸愿望的,就是你啊!”从此,驺忌就被称为成侯。驺忌得到封赏后,并没有骄傲自满,而是继续尽心尽力地辅佐齐威王。有一天,他对齐威王说:“大王,当年齐桓公和晋文公能够成为春秋五霸中最强大的霸主,是因为他们打着尊周的旗号,得到了天下人的拥护。现在虽然周王室已经衰落了,但九鼎还在,大王您为什么不效仿齐桓公和晋文公,去朝见周天子呢?这样一来,您既能得到周天子的宠爱和赏赐,又能在诸侯中树立威望,到时候,齐桓公和晋文公的霸业跟您比起来,可就不算什么了!”

齐威王听了,有点犹豫地说:“我已经自称齐王了,现在又去朝见周天子,这不是自降身份吗?这样做合适吗?”驺忌连忙解释说:“大王,您称齐王是为了在诸侯中显示您的威严,这和朝见周天子并不矛盾。您在朝见周天子的时候,暂时称齐侯,这样既能显示您的谦逊,又能让周天子高兴,他肯定会对您更加宠爱,给您更多的赏赐和权力。这对我们齐国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啊!”

齐威王听了驺忌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决定听从他的建议。他立刻下令准备车马,带着丰厚的礼物,前往成周去朝见周天子。当时是周烈王六年,周天子的势力已经非常微弱,诸侯们早就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已经很久没有人来朝见了。所以,当齐威王来朝见的时候,周天子和大臣们都非常高兴,觉得这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周天子为了表示对齐威王的感谢,把王室珍藏的许多宝物都赏赐给了他。

齐威王从周王室回来后,一路上都受到百姓们的热烈欢迎和赞扬,大家都称赞他是个贤明的君主。齐国的威望也因此大大提高,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且说当时天下,大国一共有七个,分别是齐、楚、魏、赵、韩、燕、秦。这七个国家土地广阔,兵力强盛,实力都差不多。其他的一些小国,比如越国,虽然也自称王,但国家已经日渐衰落,没有什么影响力了;至于宋国、鲁国、卫国、郑国等国家,就更不值一提了,只能在大国的夹缝中求生存。

自从齐威王称霸后,楚国、魏国、韩国、赵国、燕国这五个国家都纷纷向齐国靠拢,在各国的会盟中,齐国被推举为盟主。只有秦国地处西戎,被中原各国排斥,大家都不愿意和秦国交往,秦国就像一个被孤立的孩子,在角落里默默地发展着。

秦献公在位的时候,有一天,天空中突然下起了金雨,连续下了三天三夜。周太史儋看到这一幕,私下里感叹说:“秦国这片土地,本来是周朝分封的,按照天命,经过五百多年后,秦国将会重新统一,而且会有一位霸王之君出现,他将会以金德统治天下。现在天空中降下金雨,这难道就是秦国将要崛起的祥瑞吗?”

后来,秦献公去世,他的儿子孝公继位。秦孝公看到秦国被中原各国排斥,不能参与中原的会盟,觉得这是秦国的耻辱,于是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招揽贤才,并且发布了一道求贤令:“各国的宾客和大臣们,如果你们有能够让秦国强大起来的奇计妙策,我就会封给你们高官厚禄,赐予你们大片的土地。”

这道求贤令一出,天下的贤能之士都纷纷心动,不知道会有哪些有才能的人响应秦孝公的号召,前往秦国施展自己的才华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