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盈深知此举风险巨大,但为了家族的名誉与地位,他毅然决定借助齐国之力,返回晋国。在精心筹备之后,栾盈率领着一众亲信与齐国的援军,趁着夜色向晋国进发。
当他们逼近晋国边境时,晋国国内的一些栾氏旧部也开始暗中响应。他们在城中制造混乱,扰乱晋军的视线,试图为栾盈的归来创造有利条件。栾盈的军队如同一股汹涌的暗流,迅速突破了晋国的防线,向都城逼近。
晋平公得知栾盈杀回晋国,大为震惊,急忙召集范匄等大臣商议应对之策。范匄镇定自若,表示已早有防备,立刻调遣大军前去围剿栾盈。一时间,晋国境内战火纷飞,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生死较量。
栾盈身先士卒,勇猛无比,他的部下也个个奋勇杀敌,在战场上逐渐占据了上风。然而,范匄毕竟老谋深算,他一面指挥军队正面抵抗,一面派出精锐部队绕到栾盈背后,企图截断其退路,对栾盈形成合围之势。
在这危急时刻,栾盈的好友魏舒挺身而出。魏舒本就不满范氏家族的专权,他认为栾盈是被冤枉的,于是带领自己的家族私兵加入了栾盈的阵营,与栾盈并肩作战,共同对抗范匄的军队。
魏舒的加入让栾盈的军队士气大振,他们成功突破了晋军的包围,继续向都城挺进。但范匄并不甘心失败,他再次调整战略,联合了赵氏、中行氏等家族的力量,对栾盈进行了更为猛烈的反击。
双方在晋国的土地上你来我往,互有胜负,战争陷入了胶着状态。而此时,其他诸侯国也在密切关注着晋国的这场内乱,他们深知晋国局势的变化将会对整个春秋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有的国家蠢蠢欲动,准备在适当的时候介入其中,分一杯羹;有的则担心战火蔓延到自己的国家,加强了边境的防御。
栾盈望着眼前惨烈的战局,心中明白,这场战斗不仅关乎自己和栾氏家族的命运,更关乎晋国的未来走向。他握紧手中的兵器,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准备迎接更为严峻的挑战,而晋国在这场内乱的洗礼下,又将何去何从呢?
栾盈与盟军奋力拼杀,他们的进攻如汹涌浪潮,一波接着一波冲击着晋军的防线。但范匄集结的联军实力不容小觑,顽强地抵挡住了栾盈的攻势。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双方士兵的鲜血染红了大地。
在激烈交锋中,栾盈发现联军的指挥核心所在,他亲率一队精锐,如猛虎般直扑过去,希望能打乱敌军的指挥系统,扭转战局。然而,范匄早有防备,派出了最勇猛的将领和精锐卫队守护中军。栾盈陷入了一场苦战,身边的士兵不断倒下,他自己也多处受伤,但依然咬牙坚持战斗。
此时,一直观望的楚国看到晋国陷入内乱,觉得有机可乘,便在边境蠢蠢欲动,准备随时出兵入侵晋国。这一消息传来,让晋国上下人心惶惶。晋平公意识到,若不能尽快平息内乱,晋国将面临内忧外患的绝境。于是,他亲自来到前线督战,鼓舞士气,同时下令从各地紧急调集更多的军队前来支援。
栾盈得知楚国的威胁后,也明白局势对自己越发不利。他试图与范匄谈判,希望能停止内战,共同对抗外敌。但范匄对栾盈恨之入骨,坚决拒绝了他的提议,誓要将栾盈及其党羽彻底消灭。
战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双方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栾盈的得力助手督戎在战斗中表现极为英勇,他如同一座移动的堡垒,所到之处晋军纷纷倒下。但联军人多势众,不断围攻督戎,最终督戎寡不敌众,力竭战死。
栾盈失去了督戎这员猛将,军队士气受到沉重打击。而联军趁机发起了总攻,栾盈的部队渐渐难以抵挡,开始节节败退。魏舒见大势已去,为了保存自己家族的实力,无奈之下率部退出了战斗,返回自己的封地。
栾盈带着残兵败将且战且退,最后被围困在一座孤城中。城中粮草短缺,形势岌岌可危。栾盈望着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士兵,心中满是绝望与不甘。他知道,自己的命运即将走到尽头,但他仍决心坚守到底,与这座城共存亡。
在围城多日后,联军发起了最后的强攻。栾盈和他的士兵们拼死抵抗,但终究无法抵挡联军的强大攻势。城破之日,栾盈奋勇杀敌,最终战死在乱军之中。栾盈之乱至此结束,晋国也在这场内乱中遭受了重创,国力衰退,曾经的霸主地位也开始动摇,春秋的局势也因此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国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新一轮的纷争与角逐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