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的,“商道守正”的理念深入人心。
越来越多的商人开始重视信誉,讲究道德。
一天,李老先生来访,看到墙上的《商道十训》,感慨道:“徐大人,你这十条比我们读的圣贤书还要实在啊!”
徐平安笑道:“哪里哪里,我这不过是把古人的道理用在商场上罢了。”
“不,”
李老先生正色道,“你是把道理变成了活的。这才是真本事!”
徐平安若有所思:“是啊,任何道理都要实践才有意义。我们这些年的努力,就是要让商道真正走入人心。”
当天晚上,他又给《商道十训》加了一条:
“商者,天下之通脉也。守正者,道之根本也。明此理者,可富可贵,可传可久!”
东方刚露鱼肚白,徐府外就已经排起了长队。
“少主,”
赵钱孙一大早就来报告,“外面来了好多外地商人,说是要拜访您。”
徐平安放下手中的茶杯:“多少人?”
“至少有上百号人,还在不断增加。”
“这么多?”
徐平安有些意外,“他们都是从哪来的?”
“有北方的,有南方的,甚至还有西域来的商人。”
赵钱孙说,“他们都说听说了您的‘商道守正’之举,特意来取经。”
徐平安思索片刻:“既然来了这么多人,不如开个商道大会吧。”
“商道大会?”
“对!正好借这个机会,让各地商人交流经验,互相学习。”
徐平安说,“你去安排一下,就在城南的大广场举行。”
很快,消息传开,更多的商人闻讯赶来。
三天后,大广场上人山人海。
来自各地的商人齐聚一堂,有的甚至不远万里而来。
徐平安站在高台上,环视四周,心中感慨万千。
“诸位远道而来,”
他开口说道,“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什么是真正的商道!”
台下立刻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竖起耳朵听。
“做生意,”
徐平安缓缓说道,“不是简单的买卖,而是一门大学问。这里面有天道,有人道,有商道……”
他把这些年的心得和经验,娓娓道来。
台下的商人听得入神,不时点头。
突然,人群中有人举手:“徐大人,我有个问题。”
“请说。”
“我们那里有个商人,专门坑蒙拐骗,但生意做得很大。这又该如何解释?”
徐平安笑了:“我问你,这个商人做了多少年?”
“也就三五年吧。”
“那他的生意能传给下一代吗?”
“这……”
那人语塞,“估计是不行。”
“这就对了!”
徐平安说,“商道守正,不是为了一时的利益,而是为了百年基业!”
众人恍然大悟,纷纷鼓掌。
这时,一个留着山羊胡的老者站起来:“徐大人说得对!我家的茶庄已经传了四代,就是因为始终坚持诚信经营。”
“请这位老先生上台来,给大家讲讲经验!”徐平安说。
老者上台后,讲述了自家茶庄的经营之道。
特别是他们如何在困难时期仍坚持品质,最终赢得客户信任的故事,让在场的人深受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