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食肆的东家一看两个小女娘,虽然是能牵着两匹马的小娘子,但是真不觉的两人能吃完四碗面的。
“好叫小娘子知晓,咱家那面碗不小,可是要比旁人家大上两分的,这才比别家贵上两个钱,你们二人一人一碗该是尽够吃了。”
李十月从不是那等非得给人证明什么的人,她觉得自证最没意思,那叫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再说这东家说得话是怕二人浪费了粮食,担心二人吃不完不愿付钱,那你非要说你吃的完,也是不可能有人信的。
主要是两人的体型实在迷惑人,真的不是像能吃的人,而且,李十月瞧着还是那种较为瘦削的身材,这东家不相信两人能吃,实在十太正常了。
在离着拴马的桩子最近的木凳上坐下,李十月笑着对东家喊:“那就按东家娘子所说,先上两碗给我们姐妹吃,吃不够,再上就是。”
然后李十月和李秋天就在东家娘子的目瞪口呆之中,一人喝了三大碗汤面,连面带汤一滴不剩全都吃的干干净净。
结了账牵着马两人就打听着往当铺去了。
从蛮子那儿得的战利品都是些金银工艺品,要想花用,总得先兑成银子才成。
当然了,进了当铺肯定是要被吃利的,不过,李十月也决定了,要是当铺给的少,她就直接拿刀把那金碟子劈了,直接花用得了。
不知是李十月那腰间的柴刀,还是李十月那利落的就要拿起柴刀去劈碗的动作吓着了当铺的掌柜,最后她们得了一个不错的结果,满满一口袋的银子和一部分钱串子。
得了钱,两人转头就往书铺去,买了李望明说的书本,又买了笔墨纸砚,李十月就借了人家的地方,铺纸研墨开始写信。
她要给在东牟的严九娘写信!
原身自是识字的,只这写上写得算不上好,但凑合能看吧。
------
严九娘亲启:
两月不见,九娘安好?
吾等已于三山县外青松镇下刘家屯落户,半月有余前,竟是于屯中遇蛮子......
------
李十月把它们落户刘家屯后的事儿,捡着大的都给严九娘说了,其中自是提及了兴盛楼对自己的帮助,还有刘潭邀请她从军的事儿。
并一笔带过了世子刘淑被绑架的事儿,还提及了刘淑对自己与严九娘认识这事儿的惊讶。
这些都说过了,李十月这才把这次写信的重点写下。
------
......家中舅父被拉了壮丁,说是去了山南东道,也不知真假。
九娘生意遍布大隆,十月敬请九娘帮忙打听舅父的下落。
舅父李望正,年四十有三,身高八尺有余,单眼皮,左眼外有一小指长伤疤......
随信附赠吾等于蛮子处得一战利品,与九娘分享这般喜悦。
新友李十月手书
------
待得墨迹干涸,塞进信封,写好了名字,两人就去了布铺挑了一块儿好看的桃粉色的布巾子,从身上背着包袱里头把石头带回来的那个有着好看花纹的金碗给包了进去。
又买了一个不错的木匣子,把包好的金碗放了进去,连带着那封信也一起放了进去。
后来,两人拿着木牌找上了兴盛楼,把木匣都交给了人家,谢了那掌柜,两人这才按着李母和郑梅娘所说去采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