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反案(72)(1 / 2)

夜幕低垂,明月如刀,照耀在北宋的都城汴京。繁华的街市已然归于沉寂,巷口隐约传来几声犬吠,氛围中透着一丝紧张。此时,包拯正坐于办公桌后,凝神思索。自踏入官场以来,他以刚正不阿着称,屡次破获冤案,为百姓伸张正义。但眼前这起案情,却比以往都要复杂与危险。

事情起因于一个月前,一个名为张天德的富商被人刺杀于家中,案发现场血流成河,窗外无不知情的围观者皆震惊不已。张天德的遗孤,十岁的女儿张小月,因目睹父亲惨遭毒手,精神至今失常,常常抱怨见到“不干净的东西”;他的妻子则因为悲痛欲绝,竟病重不治。在她去世之前,张小月曾对包拯诉苦,声称父亲在临死前,暗中提到了“七星连珠”之事,她对此无从理解,泪眼如雨,令包拯心生不忍。

包拯一边拨开眼前的文书,一边沉默不语,心中思忖:“这起案件错综复杂,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阴谋?”正当他冥思苦想之际,南侠展昭一身白衣如雪,缓步而入。他的身姿修长,面容英俊,眼神如剑,闪烁着聪慧与正义的光辉。

“包大人,今夜为何如此沉吟?”展昭关切地问道。

“展兄,我正在揣摩张天德一案的蛛丝马迹。”包拯皱眉,神情凝重,“他的死,很可能不仅仅是单纯的杀人案件,很可能牵扯出更深层次的阴谋。”

正当二人商讨时,公孙述推门而入,随即道:“包大人,展兄,我收到消息,朝中有大臣正私下议论张天德与‘七星连珠’有关,似乎与机密案件相牵连。”

“难道此案背后隐藏着更高层次的利益?”包拯眉头一皱,心中警觉起来,“我们必须尽快找出真相。”他随即取出笔墨,开始记录头脑中涌现的线索。

数日后,包拯组织了王朝和马汉二人前去张家,试图从张小月口中探得更多信息。王朝是个精明强干的捕快,马汉则身手不凡,习武多年,二人皆为包拯肚子里的知己。

在张家,王朝试图安慰哭泣不止的张小月,柔声说道:“小月,告诉叔叔,你见到的可是凶手的模样?”

张小月抬起泪眼,带着一丝恐惧地摇头,结结巴巴道:“我……我只记得他是一位穿黑衣的男子,但我不知道他是谁。”

“黑衣男子?”马汉皱眉回忆道,“我在街头看过一些传言,最近确实有黑衣人在附近出没,或许与此案有关。”

包拯听后,心中疑窦更重,忽然,他想起了被遗弃的“七星连珠”。“此事绝非偶然!张天德与他所掌控的商业网络或许隐藏着某种秘密。”于是,他决定深挖此事。

闲话间,张小月纠结地说:“我……我想起来了,父亲临死前好像提到了一个叫‘冯自然’的人,他说他和冯自然有过旧交,但冯自然……”张小月的声音微微颤抖,显得有些胆怯。

展昭听后,心思瞬间活跃起来:“冯自然,乃是南方一位甚有权势之人,曾协助朝廷治理一方,但近来与朝中某些权臣走得极近,曾因腐败案件受到质疑。”

“难道他的背后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包拯的眼神闪烁着智慧的火光,便决意前往南方查明冯自然的身份。

就在这时,马汉忽然反应过来:“大人,我们必须小心,冯自然乃是一介权臣,其势力庞大,若贸然深入恐怕会引火烧身。”

“但若不去,又如何能窥见真相?”包拯坚定道,“我绝不能让冤屈藏匿于黑暗之中。”

他们一行人决定分头行动,包拯和展昭前往冯自然的府邸查探,公孙述、王朝、马汉则进行调查,寻找能够证明案件真相的线索。

天刚蒙蒙亮,包拯与展昭已悄然来到了冯自然的府外,官邸修建得气派非凡,门口侍卫森严,看来冯自然果然生意兴隆。展昭一捏手腕,瞬间化作一道白影,趁着侍卫换岗之际悄然潜入,包拯则在外等候。

不久后,展昭便透过窗户看到冯自然正与人密谈,房间内昏暗,唯有一盏油灯摇曳。展昭屏息凝视,仔细聆听那段话:“张天德本想揭露我们过去的生意,可那是我们的机密,必不能留下后患。”

展昭心中一震,定神细听,想要更清楚地掌握他们的对话。

“昨夜那人处死并非意外,待我处理了张小月,他们便无法再对外说什么,再则万一这个小女孩惹怒了我……”冯自然的声音越来越低,展昭瞬间明白关键信息,他转身匆匆赶回包拯那里。

包拯得知此消息,心中一阵火涌上:“看来,冯自然不仅涉及张天德的死,还有更深层的阴谋!我们必须立即行动,逮捕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