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靖康之变,武林浩劫(2 / 2)

又如后世南宋的东邪黄药师的门人曲灵风,潜入皇宫大内,被一个大内侍卫所杀。

身形一闪,陆雪梅与他同时消失。

时值中原板荡,夷狄交侵,大宋朝臣衣冠南渡。

与天山童姥又聊了片刻。

由于开封府沦陷,武林各派选在终南山神剑山庄举行英雄大会。

手中之信化作一团灰烬,段誉的身形在大理皇宫内消失。

李秋水也是,时常怀恋过去。

皇宫大内中,卧虎藏龙。

“南帝,这是我特意让人找来的上品好茶,你尝尝看。”

金太宗面召徽、钦二帝,降封徽宗为昏德公、钦宗为重昏侯。

天山童姥的想象力还是如此丰富!

“我逍遥派立足西域,远离中原,也是师尊他老人家的意思。”

靖康之变后,中原武林也随之面临一场浩劫。

被段誉温润的目光笼罩着,她却从容自若,落落大方,神情娴静。

她不顾沸腾的炉火,如玉般的嫩手径直提开炉盖,倒出沸水泡茶。

天山童姥看了一眼陆雪梅,露出一丝笑意:“雪梅性子冷了一些,还算聪明,将来灵鹫宫就靠她坐镇了。”

见她手法隐隐有着天山折梅手的味道,段誉微微笑道:“姑娘莫不是童姥新收的弟子?”

段誉惊奇的抬了抬眉毛,有些无语。

段誉眉头一挑:“童姥知晓素穹?”

这一日,闭关已久的大理保天帝终于出关。

即便是武林中最强大的门派,也得俯首称臣。

在她身旁,站着一个美貌少女。

侠以武犯禁,朝廷永远是最强大的存在。

这是一封绝笔信。

“那好,南帝你能教她,是她的福气!”

陆雪梅站在天山童姥身后,神色沉静,仿佛一尊玉雕。

乔峰以一己之力入宫行刺金国皇帝,这不比在战场上擒贼先擒王。

天山童姥望着段誉所坐的椅子,慨然道:“只怕再过数十载,南帝要结丹了。”

巨大的山石上建着一座八角小亭,仿佛巨岩上蹲着一只巨大的黑鹫,展翅欲飞。

提及逍遥子,天山童姥脸上满是崇敬。

陆雪梅低下头,清冷的玉脸终是红了:“师父,您乱说什么呀!”

武林之中有高手,而在庙堂之上,渊深莫测之地,更是隐藏着无数高手,更胜武林之中。

相较以往,天山童姥的态度好了许多。

天山童姥盯着她,再三提醒:“雪梅,好好跟着南帝,你若能学他一二成本事,武功也能比师父强!!”

不料有叛徒出卖,消息走漏。

“好一个金国皇帝!”

段誉接过茶盏,揭盏轻啜一口,微阖双眼品味。

缥缈峰之巅。

......

中间石桌上,一只红泥小炉汩汩作响,蒸腾着白气。

无崖子在大理,天山童姥在天山,李秋水在西夏.......

乔峰原是契丹人,长在大宋。

天山童姥回忆道:“师尊曾说素穹资质不错,将来必成大器,不料他竟成了吐蕃活佛。”

信中言说这些年江湖上发生的种种。

这些年,天山童姥也曾下山,去过天聋地哑谷,在无崖子的坟前说话,追忆往昔。

官府绝非摆设!

丐帮钱帮主振臂一呼,号召武林群雄奋起抵抗。

段誉点头微笑,眼前这个姑娘,就是将来的灵鹫宫宫主了,需得让语嫣好好调教一番。

“我都快一百二十岁了,不知还能活上几年,早些留下传承,也算对灵鹫宫有个交代。”

史上闻所未闻。

“是,师父。”陆雪梅轻声应道,仍低着头,心中却是大动。

看完林大侠的绝笔信,段誉木然无语。

不少名门大派不肯投降,被金国高手所灭。

“不曾想,连童姥也收弟子了,恭喜!”

段誉一袭青衫,与天山童姥面坐而坐。

“我可告诉你,她是我亲传弟子,亦是关门弟子!你想纳雪梅为妃,我坚决不同意!”

面对天山童姥的呵斥,青衫少女并未像灵鹫宫其他侍女那般诚惶诚恐。

目光在她身上转了转,段誉笑道:“童姥,雪梅常年呆在灵鹫宫,缺少阅历,须知天下之大,奇人异士无数,不如让她随我下山增些阅历?”

姿色虽不如王语嫣,却气质独特,仿佛天山上的一朵雪莲花,清冷娴静。

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

“师尊他老人家以道飞升,自是要守护中土道教,不让西来各教侵扰。”

天山童姥顿时不悦:“你不会又看上我弟子了吧?”

在皇宫中光是找皇帝,就是一项麻烦的任务,压根不知道他睡哪里!

“没想到,你竟连那素穹上师都能对付!”

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天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诸多门派被金国高手所灭,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武林人士,深入皇宫大内刺杀皇帝。

......

“原来如此。”段誉恍然。

转眼间,十几载春夏秋冬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