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木兰替父从军,今有燕子替哥下乡。
春天挥舞锄头开荒地,夏天马不停蹄种水稻,秋天从早到晚忙收割,冬天扛着铁锹挖沟渠,生病发烧打猪草,轮流排号挑大粪,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日起的比鸡早,夜夜辗转难安睡,浑身上下都是病,翻来又覆去熬又熬。
书信月月朝家寄,年年有去但无回,想起当年离家父母话,怎一个委屈了得!满是心酸泪,无处话凄凉。
燕子当年17岁,身高不过158,家中哥哥年20,身材膀大又腰圆,只因一句乡下苦,此生不做泥腿子,燕子命运就此改。
父母——带着厚礼四处走,托上关系找门路,
某办——大名小名一更换,只要有人任务算,
燕子——只能拎包走他乡,只怨自己是女儿。
要说嫌弃与埋怨,那是万万不敢有,扎根农村学知识,一心盼着早归家,无奈命运捉弄人,身在异乡生大病,家人只说死了好!
好好好!!!燕子不怨命不好,但是活了得争气,今天来此要说话,只为当年父母兄长许的愿。
“我天,大爷,燕子同志这词可以啊!”王一茗激动地举着手中的望远镜,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嘴里不停地发出由衷的赞叹声。
一旁的大爷也不禁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哪里只是可以,这孩子写的那是相当可以。”
碰到这么精彩绝伦的故事,还能不分享?王一茗瞬间想到了小姨子刘淼淼,
于是,他笑容灿烂地转头看向大爷,十分好意思的申请,“大爷,我能打个电话不?”
大爷微微皱起眉头,半带严肃地警告,“你小子,可别给我闯出什么乱子来!”
王一茗连忙拍着胸脯保证,“放心吧,大爷,绝对不会。”
得到许可后,王一茗迅速拿起门卫室的电话就拨了出去,电话很快就接通了……
王一茗赶忙自我介绍起来,“您好,我叫王一茗,想找一下刘淼淼记者。”
“*……*”
“我是谁?我是他姐夫。”
“*……*”
“对对对,是我,你是桂凤同志啊,你最近一切都好吧?”
“*……*”
“好好好,我也都挺好的。”
“*……*”
“小姨子,你快来,十万火急!快马加鞭,一刻不歇的赶过来,罐头厂门口有超级劲爆的八卦消息,绝对震撼到让你惊掉下巴,堪称炸裂级别,杠杠的!”
说完,他还不忘催促,“快点啊!时不我待。”
挂断电话后,王一茗兴奋不已,继续全神贯注地关注着现场的情况,并抓紧时间将燕子同志大字报上的内容都认真地誊抄下来。因为晚上回到家,他还得和老婆分享这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八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