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底层的机缘(1 / 2)

家父朱重八 余生所念 2081 字 9个月前

祥三是一名轿夫,在朴日升大人家中当差。

之所以叫祥三,是因为朝鲜的底层百姓没有姓氏。

在这片土地上,平民开始获得姓氏,要迟至大明晚期的壬辰战争以后。

由于大规模战乱导致人口流动和户籍遗失,庶民和两班身份发生模湖和混乱。

一些庶民借机模彷两班贵族,开始拥有姓氏。

而随着朝鲜科举制的发展,要求参与者登记姓氏,也进一步加速了姓氏的普及。

到19世纪,朝鲜半岛的平民才开始普遍使用姓氏。

而在此时,姓氏还是两班贵族才能拥有的。

然而这一日,已任汉城通判的朴日升,从府衙出来后,便一直阴沉着脸。

回到家中不久,命管家向一众下人宣布:王爷命所有百姓在三十日内重新登记户籍,没有姓氏的要取姓。

一众下人闻听,可谓又惊又喜。

毕竟上千年来,姓氏一直是贵族才能拥有的。作为底层的庶民、贱民,哪能拥有姓氏啊!

旋即,这些人便陷入幸福的苦恼中,到底姓啥好?

父子之间要不要用同一个姓氏?到底是爹随儿子,还是儿子随爹?

毕竟这些下人,好多都是从乡下来的,回家一趟不易,光是盘缠一项就是不小的花费。

更何况目前还有零星的叛乱,纵然是汉城附近,也不太平。

至于说写信,他们也得能认字,家中的父母也得能认字才行啊!

“祥三哥,你想好姓什么了?”夫人的贴身丫鬟春福瞧见祥三,低声问道。

“听说,第一个攻入汉城的天朝将军姓王,所以,我想姓王!”

春福道:“那我随你,也姓王!”

祥三闻言,望着美艳的春福心跳加速。

他是汉城周边农户家的孩子,可在这个时代,底层的百姓只有少量的土地。家中孩子太多,地根本不够种。

至于说租乡绅的土地,一来租子实在太高,一年到头累死累活,去了吃用几乎不剩什么。

更要命的是,即便是这样也有好多人租不到土地,只能进城想法子。

可在城里也不好混,最有前途的是自宫以后当太监。

话说元朝早期是没有宦官的,南下灭宋后,将连同皇族在内的千余人押解北上,当中便有大量的宦官。

而元朝皇帝在接受宋朝宦官的周到服务后,发觉还不错,进而便习惯了。

可随着宋朝的宦官随着时间老去后,大元的宫廷之内开始缺太监。

一来是因为汉人不愿净身进宫,再者当时蒙古宫廷的技术也不行,缺乏技术娴熟的阉人工匠。

好在这时,蒙元征服了高丽,后者进献大批的美女、宦官进宫,这才解了燃眉之急。

而大多数高丽宦官是一生为奴为婢,并无出头之日。

直到元成宗时代,才有高丽宦官强势崛起。第一个是方臣右,被授予奉正大夫掌谒丞、通奉大夫泉府大卿的官职,历经成、武、仁、英、泰定、文、惠七朝,获得多项官职,数次为高丽免祸,而历代的高丽王也不断为其加封。

除了方臣右,还有很多高丽宦官混的风生水起。在元朝官位显赫,在家乡是社稷功臣。

如出身江原道的李淑,在元朝宫廷里极为得宠。

而高丽王“每有奏请,必赖其力”,要靠着李淑在皇帝面前疏通才能成功,因此加封他为“壁上三韩正匡平章君”。

除此在外,还有泰安府院君李大顺,三重大匡完山君高龙普等人。

底层百姓之家,瞧见去元朝当宦官能够出人头地,风光无限,自然趋之若鹜。

祥三家中,也希望他能去当太监,被进贡到大明,有朝一日富贵发达,令家中兴旺。

可他实在害怕那一刀,偷偷跑到汉城,后经一位同乡介绍,有幸在朴日升大人家中做轿夫。

虽说赚的不多,可好歹有了吃住的地方,也就安顿下来。

时间久了攒些钱财寄回家里,父母也就不提当他做太监事了。

反而让他在朴大人府上好好当差,攒些钱财,过些年想法多租几亩地,帮他娶个老婆,也算成家立业了。

可祥三在汉城待的久了,给朴大人抬轿见了世面,哪里还瞧的上乡下女子,死活不肯回乡成亲。

到后来,更喜欢上夫人的贴身丫鬟春福,想讨她做老婆。

令他欣喜的是,春福对他也颇有好感。

奈何春福家贫,父母已将她彻底卖入朴府,婚配之事须朴日升夫妇点头才行。

祥三知道凭他的身份,想讨主家的丫鬟做老婆千难万难,要立下大功才有机会。

以致前一阵明军攻城时,祥三一直想着能随老爷杀敌,立下大功。

奈何朴日升投降的很痛快,还立下一点功劳,以致明军高层对其颇为照顾,令朴府的家卷未受骚扰。

祥三立功的念头,算是破灭了。

好在春福心里有他,叫祥三颇感欣慰。

“三哥,我听人说,乡下已经开始分田了,一个男子能分十五亩呢!”

祥三点头,表情有些烦躁,父母前几日便托人传口信过来,说家中开始分田,一个成年男子能分十五亩的土地,让他赶紧回乡。

可他舍不得春福,又没耕种过土地,心中着实抗拒。

春福道:“我听说,太子爷免了百姓三年的田税,这三年,能攒上不少吧?”

祥三点头,叹息道:“是啊,三年不交税,能存下好多呢!”

春福道:“那你回了乡,很快便能娶媳妇了!”

祥三道:“我不愿回!”

“为什么?”

“乡下没你啊!”

春福娇羞的低头,咬着嘴唇狠心道:“那祥三哥,愿意娶我吗?”

祥三道:“当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