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一问一答(2 / 2)

不同于保甲制之下有保长、甲长之类的单独管理体系,这些义勇乡兵们,尚只能借用正经大宋军职来区分职务。

眼见着他们一个个诉说着自己的职务,颇三五个都头、什长之类,其余的则多只是弓手罢了。

毕竟众所周知,宋代民兵一向以弓手居多,像陈行之前也是因为做了原潞州都监李言的护卫,才莫名其妙转为了甲士。

且不说这些人身份如何,只从曾孝宽与他们的一问一答之间,便足以看出此辈端的是配合默契,毕竟口径是如此的统一。

“你等对现行义勇、强壮之法作何看待?”曾孝宽发问。

“回贵人的话,俺们这些贫贱人苦啊。想俺们这些五等户出身之人,家中原本就不富裕,却又要负担此等劳役,端的是雪上加霜。”

“住口,尔等为天子尽王事,为地方保平安,安得喊苦?”左龚适时当起了捧哏。

曾孝宽没理对方的话茬,只是微微摆了摆手,接着问道:“那你们可晓得保甲法吗?”

“俺们晓得,俺有个开封府境的亲戚,前些时候相见与我将保甲新法说了个通透。若是此法得以施行于河东,俺们便可以不受这么重的役了,真是官家给与的莫大恩德。”

“哦?既然你晓得保甲新法的详情,那你可对此法有什么新见识吗?”

下边站定的十余人各自面面相觑,却是无人能够当即给出答复。

此时左龚复又加以补充:“察使是在问你们,这保甲法可有什么不便之处啊?有没有什么需要加以改进的地方呢?”

其人一边说着,一边还不住对其中一人来使眼色。

由于他是背对着曾、吴二人,因此曾孝宽和吴希倒是都没有发现其人此举,不过只看其人动作来猜,倒也是能够猜到的。

“左推官,且只在一旁安坐如何?你自是堂堂一州推官,始终在立在彼处,倒显得我与曾公慢待了地方官员了。”吴希建议道。

曾孝宽随声附和:“不错,请左推官与平遥长贰官们都坐下来吧,我等自是同朝为官,何必如此拘谨呢?”

左龚略带些尴尬地转身,却是拱手谢过两位上官赐座,便领着一旁的平遥知县等人来到大帐两边落座。

而那名得到左龚暗示的乡兵,此时倒是终于整理好了言辞。

“两位贵人容禀,俺们河东人盼保甲新法施行不是一天两天了,如今这脑子里也只有对它的憧憬。若是非要说什么改进之处,能不能请朝廷多发些赏赐呢?”

此话一出,便是吴希都不由得失笑当场,这倒真是一句大实话了,毕竟黄白之物有谁能不爱呢?

笑过之后,曾孝宽复又问了些杂七杂八的问题,便表示谈话可以到此为止,请这些“乡兵”们纷纷退出了大帐之中。

而后他复又将目光投向吴希,露出些许征询之意。

吴希好整以暇地起身:“察使,下官之意,外边自是有千余名乡兵等着,我们既然碰见倒不妨多问几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