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远接高迎(2 / 2)

吴希闻言也是失笑一时:“三哥倒是不晓得,这位张军使历来是不擅长此类文学之事的,偏生又极为尊崇文人雅士,朝野之士没少用附庸风雅来指责其人。”

韩三听了却是有些诧异:“郎君之前就晓得张军使这个人吗?”

由不得其人不感到费解,毕竟张山甫这个人又算不得什么名士,自家郎君怎么会对其人也有所了解的?

毕竟被人批评附庸风雅什么的,听起来并不像是人家张军使本人,会在第一次见面就告知自家郎君的事情。

吴希一时间却是难免有些语塞。

他之所以能够了解到张山甫,是因为后世一座极负盛名的学校——绿野书院。

就是陕西咸阳武功县那座,由着名关学大儒张载所创立的书院。

而张载之所以会到武功县,这样一个并不算多么出名,也与自己殊少瓜葛的地方讲学,便是由于当时在武功任官的张山甫的力邀。

张山甫之所以能够青史留名,除了因为家世实在显赫——有个做了宣徽南院使的父亲张尧佐,以及一个当了贵妃的堂姐张氏之外,便是因为有一个张载这样的大儒朋友。

出于对张载的好奇,吴希这才在研究其人生平的过程中,了解到了张山甫这样一个人物。

正当吴希有些语塞不知如何来应的时候,却只见前方不远处路边茶棚里,闪出了数名分别了一段时间的故人。

为首者却正是本该在上党养伤的韩锐。

“冀之来得好慢,比我们约定的时间足足晚了两天,这两天我们饮茶饮得腹内都有些不适了。”

吴希见到此人,便当即翻身下了马,全不顾一旁韩三有多惊诧,径直上前握住了韩锐的双手。

“进卿这些日子委实辛苦了,我这里一定替你记下此番功劳。”

韩锐却是摆了摆手:“这算得了什么,本就该是我做的事情罢了。”

其人说罢,便领着吴希往茶棚之内落座,招呼着此间茶棚主人赶紧去沏最好的茶叶端来。

落座之后,吴希回头看去,才发现韩三犹自在那里发愣,却是招手让对方带着护卫们都来饮茶。

韩三别的优点暂且不提,唯独着实是忠诚听话,于是便也没有多问什么,便赶紧安排着众人栓好马匹,纷纷到茶棚中休息饮茶。

且不提茶棚主人那里见着这么多人光顾,一个个昂藏汉子且似乎还都带着兵刃,内里到底是开心居多还是胆寒居多。

只说吴希这边却是时隔十数天,就在这路旁茶棚之中认真处理起了公务。

伸手接过一个年轻人递来的一沓文书,吴希看着对方熟悉的脸庞,以及能够明显过于短了些的头发,却是不由得露出几分笑意。

“家中的老母安置好了?不是说让你好生回家侍奉母亲么,怎么又趁机跟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