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北边纷争(2 / 2)

吴希摇了摇头:“账不是这样算的,北朝纵使有练兵之处,我朝西军近来不也是连年启用吗?我朝动不得西军往北面参战,彼辈便能动用战力强盛之军南下吗?”

一时不发一语的文彦博终于开口,却也是略带训斥:“国家军政大势,岂能以猜测来做决断?我方知己难用西军,便能确定对方不能用北军吗?”

吴希仍不服气:“潞公,下官所言并非猜测,而是综合各项因素,以做庙算罢了。而且下官以为,宋辽边界小小争端,必不至于真的酿成战事。”

一直暗中看着吴希表现的沈立,此时自然而然地做起了捧哏:“那依冀之之见,此事该如何处置方能妥当?”

“依下官之见,唯不动而已。”吴希沉声答道。

听了半晌的官家终于开口:“不动?吴卿的意思是,朝廷并无必要直接遥控此事?”

吴希仍是冷静回答:“是。臣之所谓不动,便是说朝廷并不需要做出什么细致安排,反而该给缘边安抚司以一定决断之权,静观其变即可。”

“那也不必处置谁了?”

吴希却又摇了摇头:“处置还是要处置的,界河巡检赵用毕竟惹了祸事,擅自兴兵入别国境内,坏我安定局势,自当惩戒。但此番惩戒却该申明,缘由在于擅自行动而不在于其报复行为。而至于说缘边安抚王兴祖、雄州张利一毕竟有不察下属之责,且降官留用便是。”

“那此前停罢的弓手要不要恢复?”官家接着问道。

“臣以为,既已停罢,便也暂且不必恢复,以免对北朝边臣再有惊动。但除此之外,却不可再行示弱,也不能因别国而惩治我大臣了。”

其实,吴希此刻想到的是后来的那位禁烟功臣。

因别国态度,惩办自家臣子,此举与晚清朝廷何异?

此时,相公王安石终于作声:“官家,臣仍主张张利一无端生事,必不可使其继续主掌雄州军政。”

端坐的官家闻言却是望向吴希,似乎在催促对方就王安石态度作回应。

对于王安石的这番态度,吴希其实并不意外。

王安石真正打压张利一的原因,也并不在于其人真的犯下了多大的错误,或是留任其人真的会酿成宋辽战争。

实际上,张利一最大的问题在于不听中书门下的命令,具体来说是不听王安石这位相公的命令罢了。

所以,王安石决不能容张利一在任,而文彦博、冯京等人却其实一直援护张利一。

也只能说,两党争端,如今已见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