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村的脸色变了变,却终究没有反驳。他起身踱到窗前,望着外面渐渐沉入夜幕的天空,低声说道:“世事如棋,我也不过是一枚棋子罢了。”
娇杏目光如炬:“夫君,你可知道,有些时候棋子也能决定棋局。”
信件中的深意
雨村回到书案前,再次展开宝钗的信。他的目光停留在最后一句:“昔日恩情,今日托付。荣府若亡,不仅是家族的衰落,更是人心的凋零。”
他心中微微一震,想起了初入荣府时的场景。那时的他穷困潦倒,是荣府的善意让他走上仕途之路。如今的他虽贵为朝廷命官,却不禁怀疑,是否真的已失去了当年的那份初心?
然而,他转念一想,眼前的局势又让他不得不退却。“荣府虽危,但未到绝境。我的一举一动,可能都会被忠顺王拿来当做把柄。我不能轻举妄动。”
沉思中的决定
夜深人静,雨村独自坐在书房内,烛火摇曳。他轻声叹道:“宝钗之才,实在令人敬佩;花袭人之义,更是让人感慨。可惜,如今我能做的,只能是静观其变。”
他提笔写下一封回信:“荣府情势虽危,然尚存转机。玉菡可代为告知宝钗,切莫轻举妄动,亦请她保持镇定。余力所能及之事,必不推辞。”
信写毕,他默默叹息,将信封好,交给等候在门外的蒋玉菡。
袭人感怀与宝钗的苦楚
几日后,袭人收到雨村的回信,心中五味杂陈。她将信交给宝钗时,轻声说道:“奶奶,雨村虽未表明态度,但也算是未将门关死。”
宝钗读罢信,心中虽失望,却强作镇定:“能有这封信,已是不易。他若愿意替我们守住局面,我便已心满意足。”
袭人看着宝钗的脸色,感慨道:“奶奶总是这般隐忍,可惜……”她后半句话未出口,只将一杯热茶递到宝钗面前。
雨村的沉默
而在雨村府邸,娇杏再次看到雨村凝视烛火发呆时,冷冷说道:“夫君,我虽不懂官场上的事情,却懂人情。你若不愿帮人,日后也别指望有人帮你。”
雨村苦笑,抬头看着娇杏:“我不是不想帮,而是……实在帮不得。”
娇杏却不再搭话,只甩袖离去,留雨村独自一人在烛火下沉思,整晚未眠。
此时的雨村明白,他的一举一动,不仅影响荣府的未来,也关乎自己的安危。然而,他心底却仍隐隐存着一丝悔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