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姨娘,您若觉得在贾府里难堪,不如另寻他法。”探春的声音平淡如水,似乎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家中规矩不能因为一个人的请求而改变。银子不可能凭空而来,家中的银钱需要按章程分配。”
赵姨娘的眼泪顿时凝固,她瞪大了眼睛,显然没有料到自己亲生女儿探春会如此决绝。她本以为只要她表现出一些弱势的姿态,探春就会有所松动,给她一些便宜,哪知道探春竟然如此冷静地拒绝了她。
赵姨娘的情绪崩溃
赵姨娘并没有因此放弃,她愤怒地站起身来,指着探春骂道:“你们这些年轻人根本不懂我的苦衷,贾府里,谁不知我为家里操心一生,结果到头来却连一点回报都得不到!我这么多年为贾府尽心尽力,今天竟然连一点体谅都没有!你们居然敢如此待我!”
她的声音越来越大,显然已经失去了理智,甚至开始在众人面前落泪,试图博取同情。然而,她的情感攻势对探春而言,并不起作用,反而让她显得更加荒唐。
探春深吸一口气,依然保持冷静,语气一如既往地淡然:“赵姨娘,我理解您心中的不满,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能随意改变家中的规矩。如果每个人都能凭着情绪提出要求,岂不混乱了贾府?”她顿了顿,看着赵姨娘,语气坚定:“如果您继续这样无理取闹,恐怕不仅是您的要求不会得到满足,连贾府的稳定也会受到影响。”
探春的底线
赵姨娘显然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番情感攻势竟然未能奏效。她的愤怒变得更加剧烈,几乎要失控。她的目光犀利,声音愈加尖锐:“你们真是不给我面子,若真如此,我赵姨娘也不留情面了!”
然而,探春依然冷静地回应道:“赵姨娘,我说过,不会因为个人的情感而改变规矩。”她微微低头,眼中闪过一丝警告,“如果您再继续如此行为,恐怕会给贾府带来更多麻烦。家族的安稳,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您应当三思而行。”
赵姨娘没有再继续争辩,她气喘吁吁地站在那里,脸色苍白,最终无奈地离开了。她显然意识到,今天的争执中,探春并没有任何妥协的空间。
赵姨娘的退缩与探春的坚定
赵姨娘终于放弃了,临走时气愤地瞪了探春一眼,恨恨地低声道:“你们终究是年轻,不懂什么是柔情。我看你们迟早会后悔的。”
探春并未回应她,只是淡淡地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门外。她的心情并未因此起伏,而是平静如水。她心知,这场争执虽然暂时结束,但赵姨娘的心思并不会轻易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