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讨价还价的银子(1 / 2)

这一天,贾府的大堂再次热闹非凡。为了贾母的生日宴,家中的各位成员终于开始了“正式”的贡献——捐款。虽然名义上是大家心甘情愿地为家族出力,但在凤姐精心设计的框架下,每一笔“贡献”背后都充满了些微的心机与权衡。

贾母坐在她那张雕花的椅子上,缓缓捻着手中的念珠,嘴角泛起一抹欣慰的微笑。她看着各家代表陆续走进来,心中既高兴又期待。这一场生日宴,不仅仅是为了庆祝自己的年岁,更是展示贾府成员之间的团结与繁荣的时刻。

“好了,大家都到齐了吧?”贾母笑着打了个圆场,“来,今天就不再讲什么大义了,大家自家捐些银子,尽自己的一份心意就好。我这把年纪了,倒是并不太在乎这些。”

尽管贾母表现得如此随和,但她的每一句话却带着一丝让人难以抗拒的权威。每个人虽然面带微笑,心里却各自盘算着自己的“贡献”该如何安排。

凤姐站在一旁,眼神如炬,观察着每个家族代表的反应。她的嘴角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心中早已有了主意。她知道,家族成员虽然表面和气,但每个人心中都有些计较。此时,如果处理不当,势必会引发一些小摩擦。她便准备通过自己的巧妙手段,调动大家的情绪和动力。

“这次贡献,每家出多少银子,不必太过拘泥。”凤姐起身,语气温和,“我们可以按每家情况来,大家出得多,也就是表心意;若是出得少,也不必太过放在心上,毕竟每个人的经济情况不同嘛。”

她话音刚落,邢夫人便忍不住了,眉头一挑,低声说道:“凤姐,您这话倒是听起来公道,但怎么说呢,大家都在捐款,万一有人出得少,岂不是有些说不过去?”

凤姐眨了眨眼,故作轻松地笑道:“邢夫人您多虑了。大家都出得不一样,谁能规定每个人的贡献要相同呢?不过,既然大家这么关心,我倒是觉得,给每个人贡献数目加点‘面子’也是有必要的,您说呢?”

邢夫人稍微皱了下眉头,显然不太满意凤姐的说法,然而她又不好当众发作,只得低声嘀咕道:“不过也得看各家情况,不能一味抬高别人。”

这时,王夫人突然插话道:“凤姐,我倒觉得,大家出多少银子,应该与家庭地位挂钩。你看,王家虽然一直勤勤恳恳,但人手有限,捐的银子,能不能适当少些呢?”

凤姐听了,心中一动,知道王夫人这话是针对邢夫人所说的“面子”话题,心中早已做好了“中和”之策。她微微一笑,缓缓说道:“王夫人您说得对,确实是可以考虑家里的实际情况。但我觉得,既然大家都是为贾母出力,便不妨先按照家族成员的重要性和对贾母的贡献来定,哪家多,哪家少,大家心里也能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