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太仓司3(2 / 2)

嫣元记 冬见黄 2182 字 2个月前

“我们可招募自己的兵,太仓司有兵权!”霍一启提醒道。若是禁军派遣卫队过来,太仓司说不准反而受制于人。还不如自己招募人手。

可是没钱没粮,哪里去招募人。即使世家的护卫队,开支都是惊人的。一个朝廷重要部司,还要下各郡催粮,没几百人,那就是笑话。

霍一启提醒道:“邹记商行有一支护卫队。”邹计商行的护卫队,以邹水平和曹横两个劲血境高手为核心,专门处理商行旗下六郡往来的各种纠纷。不乏行暗黑之事。

窦长卿连忙把曹横叫进来。细细询问商行护卫队细节。

曹横叹道,“商行第一高手乃是邹水平,劲血境巅峰修为,在大唐国内旗鼓相当的对手不多,也是他使得商行这么多年一帆风顺。”

窦长卿奇怪问,“邹水平不是被杀死了。”眼睛看着曹横,意思是曹横修为不差邹水平。

这话把霍一启吓一跳,暗想这种事情最好别在他面前谈。

原来窦长卿一直以为邹水平一家是被曹横做掉的,不管怎么杀死邹水平,呼唤帮手还是曹横动手,曹横肯定武力会胜邹水平一筹。

曹横摇摇头,表示不是他想到那么回事。

“这事得问曹元。”

这话窦长卿明白了,是曹元干的,具体经过的找机会问问。

霍一启想起郡主一起,葡桂楼头魁的曹元。“他啊,有点适合太仓司,虽然年轻,性格却稳重老道,武力不差啊。”

霍一启对武道境界所知甚少,略加赞赏。窦长卿眼睛闪亮,这曹元宛如福星,连带着邹计商行也被曹元搞定的,那么这一路而来的荣华富贵,都与曹元密不可分。

“曹横负责太仓司卫队,直接把邹记的护卫队重要人员划入体制内。”

霍一启曹横表示赞同。

“目前赶紧把招募人员的人事权利确定下来,的把太仓司人事让陛下盖上玉玺。”霍一启道。

“就叫太仓卫。”窦长卿一锤定音 。

“快去把曹元请过来。”

曹元这些天陪着窦婉儿在邹计商行查账目,看仓库。今日突然被窦长卿派人叫到太仓司。

“太仓卫。”曹元愣了,这是要干嘛?打打杀杀吗。

“催粮,催税。”窦长卿道。

“用兵去催,鸡蛋碰石头。一郡之兵,朝廷都忌惮。”霍一启苦笑道。“太仓卫只是让太仓司的人有自卫之力,先可以护得众人安全。”

目前太仓卫只有曹横这位劲血境高手 ,曹元身手成疑。曹横直接问曹元武道境界。

“劲血境。”曹元的回答惊呆周围众人。

曹横内心波涛汹涌,脸上浮现激动之情。十八岁的劲血境代表着什么,曹家将诞生一位宗师。原来,曹家的希望是在眼前这人。

即使不涉足武道的窦霍二人也明白,多看曹元几眼。

“可申请破法弓,提高太仓卫实力。”曹横道,“现在咱们有两位劲血境高手,破法弓在手,不惧巅峰修为高手,宗师之下无惧。”

“破法弓?”曹元已经不止一次听到。

“破法弓与破法箭来自宗门,刻上宗门符篆之力,威力可提高几倍,等于把箭师的实力提高几倍”。

原来产自修仙炼器宗门的破法弓,本是修士之器,弓箭雕刻符篆,凝聚灵力,灵力催到射出可破对方修士法力,乃修士争斗的利器。后因凡俗国家的需要,炼器宗门生产简化版的破法弓,无需灵力,只需劲血境武者内力,把弓箭威力加持到数倍,击杀对手。

曾经有个凡俗国家购置百支破法弓,在国战中,集中数十名劲血境高手,接连击杀对方宗师,取得国战胜利。此事震惊了众多凡俗国家,各国竞相装备军队。

此弓也频频出现在世家争斗 ,暗杀等事件中,对于凡俗国家它就是个大杀器。

曹元这才明白,怪不得禁军选人的首项要求,就是箭师。皇家禁军大量配备破法弓,就不惧宗师,甚至隐隐可与先天高手抗衡。

“朝廷会批下破法弓?”

“估计很难。传闻一支破法弓值万两钱,重点是破法箭,一箭几千银两,射出一箭,几千银两就没有了。”

百箭齐发,几千万的钱没有了,一个国家的税收经不起几次射击。

如此庞贵的消耗品,甚至有的国家都消耗不起,无法配备。

这破法弓在平时又很鸡肋,不能训练,训练浪费巨财。只能保藏起来,这么贵重,要保存好还要重兵把守。

万一有强敌偷袭,等你去重仓取出破法弓,强敌早就得手,或去无踪迹。

于是朝廷渐渐就给予重要的部司配备一两把破法弓,增加部司力量。

太仓司奏请上去,不知朝廷会不会准予拨调配备。

曹元得知了大概,有点渴望握弓一试,毕竟自己箭法卓越,对弓这兵器一直很顺手。

“修仙宗门之物,也能购得?”曹元问道。

“多宝阁,可预定购置,甚至有修仙的延寿健体丹药,传闻国师就从多宝阁购置丹药,花费了大量国库之财。”曹横冷不丁说道。

多宝阁竟然有卖宗门之物,刷新了曹元的认知。

霍一启连忙示意禁声,不要提到国师。

“听说中洲每个国度的京城,都有多宝阁的分店,咱京都珍宝阁也只是一家分店。”曹横道。

想起在荒巴城的时候,多宝阁在荒巴城的店铺买走了蜥兽,财大气粗。

荒巴城的多宝阁只是京都多宝阁下面的分点。可以想象中洲多宝阁的势力和财力有多恐怖。怪不得林风清一名大宗师去打听消息,还得给下面管事的两百两辛苦费。

多日之后,

朝廷批下太仓司的人事安排,却没有答应拨给破法弓。

曹元一睹破法弓真面目的期望破灭 。

这日回到曹府,

想起大伯曹探杨氏这段时间怎么没有来找自己磨那一万多银两的事。

现在太仓司的人事朝廷批下来了,不知这曹凛可想去太仓司。

曹元转身去了曹探的院子,见到曹探和杨氏。

曹康和杨氏依旧耿耿于怀,眼神不善。“侄子可要为了曹家上缴银票? ”

曹元按耐心中腻歪,“太仓司现在人事缺人,大哥可愿意去太仓司,一个文吏主簿或是仓储主事应该是可以胜任的。”

曹康与杨氏对视两眼,欲言又止,眼神闪烁。

“怎么了?”曹元见状,似乎明白了。“大哥已经任职了?”

曹康无奈只好说,“杨家说齐亲王被当今皇上不喜,已经推荐你哥去了去京衙担任一名文书隶官,也算是有一官半职。”

原来杨氏娘家在朝廷有人,听闻太仓司和窦长卿不受窦皇喜欢,太仓司可能不会存在长久。便另辟捷径,花点钱在京衙找个了小官吏的位置。

说完一脸得意,一副优越的姿态。

曹元松了一口气,“大哥有了去处,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连忙告辞出来,边走边诋毁,这都有了去处,还惦记着他的银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