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他的是一众愁眉紧锁的官员。
虽然其中一些面孔透露出不满,但更多的是对秦理的敬畏。
经过这些时日,他们也渐渐了解了这位穿越而来的青年不可小觑。
“各位,你们应该清楚我召集你们来的原因。”
秦理轻敲桌面,目光如炬,“为什么粮仓的发放量突然减少?灾民们可怜,又有什么理由遭受这样的不公?”
一个负责粮仓管理的老官员先开了口,语气有些僵硬:“秦大人,或许是最近粮仓管理上出了些疏漏,但我想这只是暂时的...”
“暂时的?”
秦理语气陡然变得凌厉,“自从我来到这里,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辞了。每次都说只是疏漏,可百姓们拿到的粮怎么就越来越少了?”
一旁的莫林看着气氛的逐渐紧张,轻咳了一声:“也许我们可以检讨一下管理流程,看看有没有改进空间。”
秦理点了点头,语气稍缓:“我理解管理上的困难,但这绝不是犯错和推卸责任的借口。我要求一个彻底的解决方案——不必畏惧短暂的麻烦或是利益受损。”
面对这样的压力,那些官员开始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接下来的讨论,秦理和莫林共同与官员们梳理了粮仓管理的流程,找出漏洞,并制定了更为严密的监察机制。
几日后,秦理独自站在凉州城的城楼上,思索着这段时间的变化。
粮食问题已初步得到改善,但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莫林走上城楼,带来一阵微风,笑着说道:“秦理,覆水难收,但你的努力总会让困难迎刃而解。”
秦理转头看向莫林,心中感慨万千:“凉州的百姓需要的不仅仅是粮食,还有长久的安定。我这样做,只是希望他们能看到未来。”
在微风中,秦理展望着远处的地平线,那里是他未尽的征途,而他坚信,属于他们的辉煌未来,也如这片蓝天般无限广阔。
秦理坐在书房里,窗外的阳光透过纸窗照射进来,给整个房间蒙上了一层温暖的色彩。
在他的桌上,摆着几份冗长的报告,都是关于凉州城盐价的分析。
他揉了揉眉心,无视这些纸上的数字,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莫林,快进来。”
秦理喊道。
门被缓缓推开,莫林探出头来,微微一笑,“秦大人,寻我何事?”
秦理指了指桌上的报告,简单明了,“我们需要解决凉州的盐价问题。我希望你去找一些市场上价格高昂的食盐样本回来。”
莫林挑了挑眉,思索片刻,心领神会地说道:“你想让大家看到在这种高价盐的背后,百姓们所面临的窘境?”
秦理点头,语气坚定:“当基本的生存问题都无法解决时,民众会被逼到绝境,他们总会选择改变现状。甚至可能引发无法预料的冲突。”
窗外的风带来了一阵凉意,莫林定定地看着秦理,察觉到秦理对这片土地的深切关注和他身上透出的那种坚定。
“你总是能看到一些我们忽略的东西,秦理。”
秦理露出一丝笑意,语气轻松了一些:“有时候,我只不过是站在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而已。记住,我们不仅是在管理这座城市,更是在让百姓们看到未来的希望。”
莫林郑重地点了点头:“我明白了,我会尽快将样本带回来。”
两人心照不宣的默契在这个瞬间达到了共鸣。
秦理望着莫林离去的背影,心中有说不出的踏实感。
他知道,改变的种子已经播下,只需时机成熟,便会结出硕果。
同时,秦理也意识到,目前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一个开始。
未来的征途依旧充满未知,每一个决定都关系着凉州乃至整个大秦的安稳。
他必须竭尽全力,将现代的所学与对历史的预知运用到极致。
随着房门的再次关闭,窗外的阳光依旧灿烂,秦理收拾了桌上的报告,整顿思绪,准备迎接下一步的挑战。
他深知未来的征途并不平坦,但也明白唯有克服这些困难,才能迎来属于他们的辉煌。
夜幕已经完全降临,秦理站在暗影中,腰间的文献仿佛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心头。
他不时掏出小心擦拭汗水的手帕,手心的湿意让他有些分神。
他心里明白,这份与盐价相关的重要文献,是局势变动的关键所在,拥有无可估量的价值。
不远处,朦胧的灯光映出莫林的身影,他脚步轻快地走来。
秦理不自觉地舒了一口气,和他交手久了,秦理一直很信赖这位聪明的搭档。
只是,他们刚进入议事堂,莫林便匆忙地挡在门口,一副无奈又急迫的神情。
“秦理,出事了,我得先赶去处理!你务必在这里小心。”
莫林低声急促地说道,还没等秦理回应,他已匆匆离去。
面对无声而紧张的环境,秦理感到束手无策。
这个议事堂虽隐秘,却也是个潜在的危险之地。
此时此刻,他的心如同被悬在半空,任何意外都可能带来致命的结果。
他在炼心的工坊中躲藏下来,四周是未完工的工具和建筑材料,空气中还残留着木屑的清香。
不久,隐约传来外面急促的脚步声,秦理心头一紧,紧张地屏住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