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无心插柳(2 / 2)

天龙望月 青木林云 2063 字 1个月前

廖勇元神色不定,他迟疑了一会儿后,才吞吞吐吐地说:“我……好像是……,身体里,炼出了,炼出了什么古怪的东西!”

无恙闻言大为诧异——古怪的东西?身体里能炼出什么古怪的东西?总不至于是打开了气海,进了练气期了吧?不过这又怎么可能!

无恙露出了一脸感兴趣的神色,鼓励他道:“炼出了什么,说来听听!”

廖勇元结结巴巴地说:“好像是……,一股……,热乎乎的,气流。”

无恙闻言皱眉想了想后,便莞尔笑道:“这不就是练出了气血里的‘劲道’吗?”

无恙打趣他道:“你早就进了炼体士的门槛了,莫非今天才感受到这‘劲道?’”

廖勇元踟蹰了片刻后,才压低了声音对无恙道:“好像这个,和劲道,还不太一样……”

无恙好奇道:“怎么个不一样?”

廖勇元嗫喏道:“这个……,这个……,好像是,练了师弟的……,那个呼吸法后,才练出来的。”

“什么?!”无恙面色大变!

……

原来无恙交待了廖勇元,由他来担任师弟师妹的教头后,廖勇元出于好奇,就让廖继斌把他学的宝瓶气呼吸法,传授给了自己。

当初无恙收他们入门的时候,就明确说过,不介意他们把他所教授的东西,传授给其他人。再加上廖继斌练了这个呼吸法之后,完全没有任何效果。所以廖继斌也就没有把这个呼吸法,当做是多大的一回事。

因此廖勇元一开口,廖继斌就把这个呼吸法,传授给了廖勇元……

可是廖勇元练了宝瓶气之后,全身的力气陡然暴涨,一身的实力突飞猛进。不过才三个多月的时间,他居然就在体内,炼出了一道气劲。而且这道气劲,还十分霸道!

廖勇元起先还想再瞒一段时间,可是等到他后来发现,这道气劲异常强悍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这件事情太大了。所以他这才大着胆子,悄悄地把实情,告诉了无恙。

……

这是练出内气了!无恙心知肚明。

内气又被叫做内力,在永月世界的时候,这是凡俗界的顶级武人,以及灵门最底层的修士,体内所拥有的力量源泉。

永月世界灵能不显,所以最强大的力量,就是佛法的力量。

但是在佛力之下,普通人还可以在自身气血力量的基础上,练出内力和内气。这实际上就是把自身的气血力量,凝练成了更高级的,接近于灵能的一种力量……

而天龙界却没有内力一说。

天龙界最强大的力量,就是灵力和血脉之力。而对于人族来说,比灵力和血脉之力更弱的,就是普通的气血力量了。

而人族炼体士的道路,就是要在自身气血力量的基础上,打磨出血脉之力……

无恙在天龙界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能把血脉之力或者是气血之力,转化为内力的。

内力在本质上,其实并不比血脉之力更高级。但是由于它极端凝练,所以在力量运转的技巧上,就比血脉之力明显要高出一个层级。

这就好像是把一大团能量,压缩提纯了一番一样——虽然数量大幅减少了,总体能量也有所削弱,但是爆发力,却更加强大了!

在这一点上,内力和血脉之力的区别,就像是神识和神念之间的区别一样——本质相同,但是凝练程度和使用效率,却大有区别。

……

“这是内力!”无恙压低了声音,一脸严肃地告诉廖勇元。

“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但是实际上,这跟你想的不一样。”

“这是内力,不是灵力!”

无恙紧盯着廖勇元的眼睛,认真地告诉他:“内力远远不如灵力,但是却比气血之力更强大!”

廖勇元听了无恙的话后,不仅没有失望,反而隐隐有些激动。他看着无恙,颤抖着声音问道:“也就是说,我比同阶的炼体士更强?”

无恙想了想后,不太确定地对他说:

“同阶的炼体士之间,实力差距究竟有多大,我也不太清楚……”

“但是你,肯定不能说是同阶最强!”

“不过比起普通的炼体士来说,那你肯定是要强上一些了。”

“那……”廖勇元有些激动地追问道:“那我能强上多少?”

无恙在心里面琢磨了一下,然后便按照自己的推测,告诉廖勇元说:“如果是和你自己比的话,那么你用上了内力之后,大概比不用内力,要强上个两到三倍的样子!”

无恙这话,其实说的有些保守了。在永月世界的时候,有内力的武者对上没有内力的武者,那完全就是碾压!

但是在天龙界究竟会是什么样子,无恙就没有把握了。

毕竟天龙界的炼体士,身上可不是只有气血之力。在炼体的过程中,他们身上的血脉之力,也同样是会被一步步激发出来的!

所以有内力的炼体士,和没有内力的炼体士比起来,究竟差距会有多大,无恙还真是说不清楚……

“两三倍?!”听了无恙的判断,廖勇元大喜过望,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无恙见状,马上就给他泼了一盆冷水:“但是内力消耗起来很快!”

无恙故意摆出一副不太在意的样子,淡淡地问道:“你的内力只有一小股,能坚持多长的时间?”

“只要一击打不倒对手,你立马就会现出原形!”

听了无恙的话,廖勇元脸上的激动之色明显褪去,但是在他的眼底,似乎是仍有些不甘。

无恙不想过分打击他的积极性,也不想过分挫了他的锐气,于是便轻言细语地安慰他道:

“你的这个心性,还是有欠磨炼啊!”

“又是喜形于色,又是患得患失。如果你不能把成败看得开一些,那你这武道的路子,就会越走越窄啊!”

“无论是做人做事,都要把目光放得长远一点。死死纠结着眼前的这一点力量得失,又成得了什么气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