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军情报告(2 / 2)

援明传 不必尝 1589 字 2个月前

谁知这时候卢传廷将看完的那一本报告递给了他,示意他看。

陈世忠真的是如遭雷击,竟忘了伸手去接。

这时候卢传廷的声音传来。

“世忠哥,你先看,一会再讨论。”

这是何等的信任,小爷昨天不是喝多了说胡话,是真的把他当自己人。

心情复杂接过报告,仔细的审视,入眼竟全是简体字。

大部分都认得,但还有一些只能靠猜。

卢传廷朝一旁的警卫战士使个眼色。

警卫班十几个战士都是袁长青精挑细选的,忠诚自然不提,各方面素质都是出类拔萃的。

在少帅身边历练一段时间,便是独当一面的将才。

收到少帅的暗示。

警卫自然心领神会,站到陈世忠身边轻声的阅读。

见一个普通的护卫竟能全部识得。

陈世忠心中不由对小爷生出莫测高深之感。

卢传廷翻开第二本报告。

是关于北路军的。

陆康于七月二十一日渡江,一路上昼伏夜行。

二十四日抵达龙潭,遇到小股清军,全歼。

二十五日抵达浦口,没有遭遇任何清军。

按照指示,由温良率一部两个连加九门炮隐藏在应天北岸。

陆康率900余人继续往上游进军。

于二十八日在乌江俘虏清兵五百一十三人。

八月一日凌晨押着俘虏骗开和州城门,半日时间结束战斗。

伤六人,重伤一人。

至八月六日,已经控制了和州全境,无为县的清军也全部被压缩在城中,随时能够攻取。

“好。”

卢传廷不由拍了一下桌子。

全盘计划,他最担心的就是北路军。

因为其他两路都是主场作战,占尽了地利人和。

特别是人和,因为只要一说来的是天雄军,老百姓自发的跑上街头夹道欢迎。

工作动员,管理人才的挑选,几乎只要动动嘴皮,大家都抢着效力。

打下一块地盘便能迅速的实现自治。

而北路军不但是支孤军,还随时会引来驻守徐州等地的大批清军围剿。

所以北路军派遣的是最稳重的陆康,和最谨慎的温良。

但他还是低估了天雄军的影响力,和在老百姓心中的好感度。

因为即使在北边,老百姓听说是天雄军来了,依旧激动的挥泪相迎。

如果不是因为和州实现了自治,怎么可能这么快占领全境并且虎视无为。

而南路军又有所不同,指定的战斗位置是清军核心地带。

基本是腹背受敌,即使有些群众基础,但也是风险最大的。

所以派遣的是最想立功和最有韬略的许久溟。

不过卢传廷对南路军的支持也最大。

沈不浪已经派出去三波特务小组在南路军周边活动。

袁长青也派出了四个班的通讯小组架设通讯网。

将第二本报告递给陈世忠。

继续打开了南路军的战斗报告。

许九溟也是命令部队昼伏夜行。

因为人数众多,将其分成了两路。

一路走博望,一路走溧水。

于七月二十八日抵达石臼湖北岸。

二十九日亲率一千五百人攻击采石,夺下军堡。

歼敌三千余,缴获大量物资辎重。

战马四千余。

另派一部五百余人进攻梅山,烧毁渡船两百艘。

缴获大型船只二十二艘,派一百人押送船只逆流而上,于八月一日抵达老洲头。

期间击退清军追击的船只十余艘。

又派一百人隐入梅山对面的江心洲,其余人回到采石。

八月一日多铎部‘李成率’引三万清军来救采石。

许久溟将军堡中的物资辎重尽数焚毁。

分给每人两匹马,星夜赶到芜湖。

炮击芜湖东门,至亥时末,城墙塌方十丈有余。

同时将船只唤来,分出一部四百五十人于东梁山下游渡江。

于八月二日凌晨子时偷袭江北裕溪口水师。

烧毁楼船二十余艘,缴获五艘,其余敌船全部逃入江中。

许久溟炮击芜湖后率骑兵一千五百夜渡‘姑溪河’攻占丹阳。

修整一日后。

于八月三日夜间再度进攻采石。

毙敌两千后撤退至梅山。

江心洲留下的一百名战士,也于三日傍晚二度攻占梅山。

江北的船只进入乌江北岸。

所有人于四日凌晨全部在大胜关渡江。

八月五日南北两路军在和州会师。

许久溟一部骑兵约二千人稍作休整,补足弹药。

于八月七日抵达铜陵对岸的刘家渡。

抢下船只三十余艘,准备三渡长江。

截止八月七日。

许久溟部轻伤两百,重伤二十余人,战死一百零一人。

看完报告,卢传廷叹了口气。

许久溟此人确实聪明,举一反三,灵活机动。

却只可为将,不可为帅。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虽然战打的很漂亮,但没有大局观。

根本不曾领悟到此战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