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系统bug……(2 / 2)

3.客户服务管理:快速处理投诉与反馈,形成品牌危机应对方案。

与此同时,系统界面中跳出了一项附加任务:

支线任务:创建创新型外卖餐单

目标:设计一款具有创意、兼具便携和美味的外卖菜品,并在试点门店推广。

奖励:随机菜谱*1。

“创新型外卖餐单?”林粤生摸着下巴思索,“看来光是重新调整策略还不够,连产品都得重新定位。”

林粤生召集了团队,再次展开深入反思。团队中的梁俊递来了一份详细的分析报告,上面清晰地列出了扩张失败的原因。

“林总,这是南京分店的客户回访数据。”梁俊说道,“大部分客户反映,菜品质量在配送过程中大打折扣——有的菜汤洒了,有的凉了,还有一些根本就不是他们点的菜。”

林粤生接过报告,眉头紧皱。他翻看了几页后,看到了更关键的问题——配送成本居高不下,导致原本可以盈利的门店反而亏损严重。

“除了配送问题,我们在推广上也有很大的问题。”运营总监李慧接过话题,“我们在广州有品牌基础,客户都知道‘林记’的招牌,可在外地,我们的名字根本没人听过。广告投放又太盲目,效果非常差。”

“对。”林粤生点头,“我们太急了,想着用钱砸开市场,却忽略了当地客户的真实需求。”

“所以,接下来我们得踏实一些。”他深吸了一口气,“广州是我们的根基市场,也是最熟悉的地方。从这里开始,我们重新来过。”

在会议结束后,林粤生利用系统解锁的“市场调研能力”,开始对广州的市场进行全面分析。他通过大数据调取了天河区和海珠区的消费习惯,发现年轻人和白领群体是外卖消费的主力人群,而这些人对“快、方便、好吃”的需求极为突出。

“年轻人忙,白领懒。他们需要的是能随手拿走的东西。”林粤生拿着报告,眼中闪过一丝光芒,“那么,我们就做一款专门为他们设计的外卖餐品。”

经过一夜的思考和设计,林粤生在第二天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快点系列”。

“快点”主打:便携性、高品质和创意搭配,让客户即使在路上、办公室也能轻松享用。

“比如这个‘虾饺饭团’。”林粤生指着手中的试验产品,“把广州的经典点心融入便携的饭团形式,既好吃又方便。再比如‘椰汁西米露’这种甜品,直接装进随手杯里,女生们一定喜欢。”

团队成员听完他的构想,眼中都充满了期待。

“我们可以先在天河区试点。”林粤生继续说道,“选一间门店作为‘林记快点’的旗舰店,用最快的时间做出反馈。”

试点工作一开始就遇到了不少难题。

配送超时:

由于电话订餐还不够成熟,许多客户打了电话后都忘记了自己的订单,导致配送员送到了门口,却被对方拒收。

“林总,这样下去我们亏死了!”配送负责人吴刚急得满头大汗,“很多单子跑两趟还没人要,浪费时间又浪费钱。”

林粤生皱了皱眉,迅速想出了解决办法:“让客服在每单派送前再打一次确认电话,提醒客户订单即将送达。这虽然麻烦一点,但至少能减少拒收率。”

客户投诉:

由于新菜品尚未完全优化,第一批虾饺饭团的包装不够密封,有几位客户投诉饭团散开,吃起来很不方便。

“这倒是个好事。”林粤生笑了笑,“既然客户提意见了,说明他们还愿意继续尝试。”

他当即联系了包装供应商,要求设计一种全新形态的密封包装袋,并加上防漏条。第二批虾饺饭团推出后,客户满意度直线上升。

然而,就在试点初见成效时,广州本地的一些老字号餐饮企业联合发表公开声明,批评“林记快点”这种外卖模式“破坏了传统饮食文化”,甚至有媒体在报道中将外卖形容为“快餐垃圾”。

面对铺天盖地的舆论压力,团队内部也开始动摇。

“林总,要不咱们低调点?这群老字号都是广州的餐饮界大佬,惹了他们我们吃不消。”梁俊低声说道。

“低调?”林粤生冷笑,“他们这么反对我们,不是因为我们真的破坏了什么传统,而是因为我们的模式动了他们的奶酪。我们越是怕,他们越会得寸进尺。”

他当即决定推出一项大胆的推广活动:免费试吃券。凡是来“林记快点”门店消费的顾客,都能免费领取一张试吃券,用于下次消费。

“要让客户自己来判断我们的产品好不好。”林粤生对团队说道,“让那些质疑声靠边站。”

活动推出后,“林记快点”的订单量迅速飙升。

许多尝过虾饺饭团的顾客纷纷表示:“这根本不是快餐垃圾,而是美味又方便的创新!”

媒体的风向也开始转变,一些有影响力的美食评论员甚至在报纸上称赞“林记快点”是“粤式外卖的先行者”。

这一切让林粤生信心大增。他知道,自己的决定是对的,而系统的帮助,更是让他如虎添翼。

系统奖励解锁

“恭喜完成支线任务:创新型外卖餐单。”

“奖励已解锁:新品研发灵感——‘粤式芝士焗饭’。”

林粤生看着这款新菜品的配方,嘴角扬起一抹微笑:“看来,我的路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