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雕梁画栋却气氛压抑的大殿之中,他的脊背微微弯曲,双脚像是被钉住般缓缓挪动,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
好似周围布满了无形的雷区。他的脖颈如灵动的蛇般轻轻扭转,脑袋快速地左右转动,动作谨慎又急切。
一双眼睛瞪得浑圆,满是警惕与不安。那目光仿若寒夜中的一道闪电,又似锋利的刀刃,飞速地从众人脸上一一划过。
不放过任何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试图从众人的神色间探寻出一丝可能的态度。
大殿内的众人,姿态各异,神色更是复杂难辨。
为首的老者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目光深邃,似在权衡着什么。
一旁的年轻官员双手抱胸,嘴角微微下垂,脸上写满了凝重,似乎在思考这件事背后的利害关系。
还有一位官员,眼神游离不定,眼中透着几分疑惑,时不时用手帕轻掩嘴角,似乎对即将发生的事情充满了不安。
然而,整个大殿内却如死寂一般,没有一个人站出来阻拦他,只有偶尔传来的衣袂摩挲声,更衬出这安静中的压抑。
得到这无声的“许可”后,他先是深吸一口气,胸脯剧烈地起伏着,像是在积聚全身的力量。
紧接着,他小心抬起手,放在嘴边,轻轻咳嗽了两声,清了清嗓子。
那声音在死寂的大殿里骤然响起,打破了长久的宁静?
恰似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层层涟漪,引得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向他投来 。
“回陛下,微臣诚惶诚恐,然而心中有些肺腑之言,如鲠在喉,实在不吐不快。”
李谏议开口了,声音微微颤抖,带着几分紧张,可又透着一股自以为是的执拗劲儿。
仿佛他此刻所言,是拯救天下的至理名言。他一边说着,一边抬眼观察皇上的表情。
试图从那威严的面容上捕捉到一丝认可的神色,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都不放过,“依微臣浅见。
女子自出生起,便应谨守闺阁礼仪,将相夫教子视为一生的使命。
公然在朝堂之上抛头露面,参与国家大事,实在是不合正道,违背了天理伦常。
古训常言‘男女有别’,这礼义伦常,乃是祖宗千百年传下来的规矩,是维系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的根基。
是天地间不可更改的准则,万万不可轻易违背。
如今朝堂之上,女子官员日益增多,长此以往,朝堂秩序恐被扰乱,祖宗立下的规制也将被破坏得荡然无存。
我天玄国的根基,恐怕也会因此动摇。微臣斗胆恳请陛下,即刻下令将这些女子逐出朝堂。
让她们回归内闱,操持家务,相夫教子,各自安守本分。
唯有如此,我天玄才能风调雨顺,国祚绵延,万世昌盛。
百姓们也能在安稳的环境里,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说到这儿,李谏议顿了顿,双手不自觉地在身前紧握,指节都因用力而泛白,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再次偷偷抬眼瞄了瞄皇上的脸色,见皇上神色冷峻,不置可否,便大着胆子,深吸一口气,继续滔滔不绝。
此刻的他,已然被自己的想法冲昏了头脑,完全不顾后果,“再者,沐云汐将军虽有覆灭青璃国、招降幽梦国的丰功伟绩。
可细细剖析,她不过是占了工部研制的新式火器的便宜罢了。
这纯粹是天时器械带来的功劳,并非她个人有多大的真才实学和卓越本领。
她一介女流,不过是机缘巧合,得了这些外力相助,侥幸成就了这番功业,实在称不上有什么不世之功。
倘若仅仅因为这点成绩,就为她立传表功,恐怕难以让满朝文武和天下百姓信服。
那些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又会作何感想?还会严重损害国史的庄重威严,误导后世子孙。
让后人误以为,建功立业不过是靠运气和外力。还望陛下明察秋毫,三思而后行,莫要做出让天下人诟病的决策。
以免寒了天下忠臣义士的心,动摇我天玄国的根本。”:
沐云汐站在朝堂一隅,身姿优雅从容。她身着一袭月白色锦缎长袍,绣着精致的暗纹。
领口与袖口处镶着一圈柔软的狐毛,更衬得她气质卓然。
她神色闲适淡然,犹如一泓平静无波的秋水,静静地聆听着李谏议那滔滔不绝的言论。
她的眼眸犹如平静的深潭,不起一丝波澜,心中虽泛起一丝不悦,却并未燃起怒火。
只是像观赏街头杂耍一般,眼中带着几分戏谑,饶有兴致地瞧着他。
在她看来,这人的话不过是聒噪之音,掀不起丝毫波澜,毕竟天玄朝堂之上,从无那些迂腐可笑的规矩。
不管李谏议如何口若悬河,也不会有人与他同流合污。
天玄用人,唯才是举,不看男女,只重能力,自己又何必为这等言论动气呢?
环顾四周,朝堂中的其他官员早已群情激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