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卿云在知道倭国是罪魁祸首后,意识到此事远比想象中复杂。
不停的查着资料,想要深挖出这背后的神秘主使。
落宝说的对,以倭国那群未开化蛮夷的见识与能力,绝对谋划不出如此歹毒且周密的计划。
背后必定有只老谋深算的幕后黑手,藏在阴暗角落里操控一切。
朝堂之上,原本还维持着几分威严的官员们,刹那间炸开了锅。
有几个官员气得满脸通红,牙关紧咬,额头上青筋暴起,嘴里不停地咒骂着。
那些曾经对征讨倭国一事持保留态度的臣子,此刻满心懊悔,脸上写满了自责与愤怒。
他们之前虽看到过诸多关于倭国狼子野心的电影电视剧,也知晓其对周边国家犯下的恶行。
可不知为何,总天真地认为那些都是另一个世界在历史长河中的旧事。
如今的倭国与天玄和平共处,或许跟另一个世界的倭国不同。
他们还曾认为对倭国的征讨应当谨慎行事,从长计议。
然而,眼前的残酷事实却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重重地扇在他们脸上。
他们心中的怒火被瞬间点燃,熊熊燃烧,烧尽了所有的侥幸与迟疑。
他们不禁痛恨自己的迂腐和短视,竟然被倭国表面的平静所迷惑,忽视了其潜藏的巨大威胁。
此刻他们终于明白,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倭国的阴险狡诈是刻在骨子里的。
既然他们的后代都那般不择手段,其祖上又怎会是善良之辈?他们的狼子野心从未改变,只是在等待时机罢了。
一时间,朝堂上群情激愤,众人义愤填膺。大臣们纷纷在心中声讨着倭国的滔天罪行。
武将们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跨上战马,奔赴战场,文臣们也一改往日的儒雅,内心筹划着要向皇上谏言严惩倭国。
此刻,再无一人觉得征讨倭国操之过急,他们恨不得立刻披上战甲,手持利刃。
亲自带领将士们踏平那弹丸之地,将倭国彻底从地图上抹去,以绝后患。
在他们心中,唯有如此,才能告慰海晏郡受灾的百姓,才能让天玄的江山永享太平,让百姓们不再遭受这般无妄之灾。
金銮殿内,气氛凝重得近乎窒息。皇上的脸庞被阴影笼罩,周身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场。
平日里那双锐利如鹰隼的眼睛,此刻布满阴霾,紧紧盯着殿内的某一处,仿佛要将那里看穿。
他的手不自觉地紧紧攥着龙椅的扶手,指节因为用力过度而泛白,暴起的青筋仿佛是他内心愤怒的具象化。
他暗自思索:那个在朕眼中不过弹丸之地、渺小如蝼蚁般的倭国,竟敢如此大胆。
在朕的眼皮子底下搞出这么大的动静,给朕的天玄带来这等可怕的蝗灾!
听到覃家小丫头的疑问,皇上的浓眉瞬间拧成了一个深邃的“川”字,额头上的皱纹仿佛刻进了岁月的沧桑。
他缓缓闭上双眼,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他的胸膛微微起伏,呼吸也变得沉重起来,可见内心正经历着剧烈的挣扎与思索。
他并非无端轻视倭国人,这些年,他对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有所关注。
以他们的见识和能力,断无可能独自琢磨出养殖蝗虫这种阴损又复杂的手段。
皇上的眼神游移,似乎在脑海中努力搜寻着每一个可能的线索,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到底是谁在背后操控这一切?”皇上低声呢喃,声音里带着一丝疑惑与不安。
从目前的局势来看,对方显然对天玄图谋不轨,可对方究竟意欲何为?
是觊觎天玄广袤无垠的疆土,还是垂涎天玄的财富?又或是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更让皇上感到不安的是,这样一个隐藏在黑暗深处、搅弄风云的人或者组织,自己竟在此前毫无察觉,没有听到一丝风声。
他可是天玄的主宰,掌控着天下局势,耳目遍布四方,朝堂内外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可如今,对方却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精心策划了这一切,而他却浑然不知,直到这场蝗灾爆发,才如梦初醒。
这让他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挫败感与警惕,仿佛有一把利刃悬在头顶,随时都可能落下。
苏锦韵伫立在朝堂之上,周身被一层难以名状的压抑氛围所笼罩。
她的脸色愈发阴沉,恰似暴风雨来临前那乌云翻涌的铅灰色天空。
仿佛随时都会有倾盆大雨落下,将整个世界都淹没在一片灰暗之中。
她的双眼空洞而又失神,脑海中如同走马灯一般,不断地放映着当初参与殴打倭国使节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