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一个大胆的想法(2 / 2)

明朝土皇帝 天煌贵胄 1099 字 1个月前

陆十二当即便躬身行礼,嘴上说着谢过县尊看重等等屁话,心里却在暗骂郝凡五不是东西——朱重八确实舍得花钱办学,问题是蒙元北遁的时候卷走了大量金银珠宝,朱重八手里没钱!

至于说请吏部派下教谕和延请教书先生之类的说法就更是画得一手好饼,因为现在大明还在跟蒙元开片死磕,连科举都没有开,上哪儿来的教谕和教书先生?

说白了,郝凡五许诺陆十二县学第一位生员是真的,以后奏请朝廷翻新县学、请派教谕和教书先生也是真的,但是什么时候能落实到纸面上就很不好说。

正当陆十二腹诽之际,郝凡五却自顾自的说道:“说起来也是咱们宁阳县太穷,要是稍微富裕那么一点儿,修个县学应该也不算什么难事儿。”

陆十二皮笑肉不笑的嘿嘿两声,一边伸手摸了摸头发,一边在心里暗自吐槽:你踏马非要把我薅成葛优是不?这回不让你薅!

只是转念一想,陆十二心里又冒出来一个大胆的想法。

已知:大明立国初期穷成狗,各地的府学、县学、社学大多处于荒废状态,连正儿八经的科举都是洪武三年才开始举行,在此之前的官老爷们都是靠的互相举荐。

而自己的最终目的是先混过洪武年间和靖难之役,需要的并不是当多大的官,而是要有一定的名声,最好是那种谁动自己都会被万人唾弃的好名声。

刚开始在陆家庄搞除蝗灭蝗是第一步,亲自走遍整个宁阳县,促进整个宁阳县百姓都除蝗灭蝗就是第二步。

这么说吧,只要蝗灾没有闹到不可收拾的程度,百姓们能保住一定的庄稼,陆十二这名声就算是立起来了,以后不说在宁阳县里横着走,起码到哪儿都会有人喊声陆相公,哪怕后代混到要饭的程度也能比其他人多要两碗饭。

现在,郝凡五又亲手送上了第三次立名的机会。

陆十二强忍着心中的激动,不动声色的说道:“宁阳县想要富起来,就得先让百姓富起来,恰好学生有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不知县尊可愿拨冗一听?”

郝凡五感觉自个儿又一次成功算计了陆十二,当即便捋着胡须说道:“你且说来听听?”

陆十二向郝凡五拱了拱手,说道:“学生观察过许多田地,凡是种过豆子的,地力便较之没有种过豆子的要肥一些,且棉花的植株高一些,豆子的植株又矮一些,因此,学生便想着是不是可以将棉花与豆子套种?”

套种并不稀奇,郝凡五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当中就见到过套种方面的论述,就连不怎么重视农桑的蒙元也提出了桑间不宜种植蜀黍的问题。

但是种豆能肥沃地力,再把豆子和棉花套种的观念,郝凡五却是从来没有听过。

如果真能成功,虽然棉花的总产量有可能降低,但是老百姓对棉花的需求并不是很大,只需要够缴纳赋税就行,反倒是相当于白捡的豆子更有用处——豆子可以煮了吃也可以榨油,豆桔可以烧,如果再加上肥沃土地的好处,豆棉套种简直就是百利而无一害。

略一斟酌,郝凡五便捋着胡须说道:“试试,明年先在你们陆家庄挑几亩地试一试,要是能行的通,咱们就将这法子推广到整个宁阳县,本官还要上奏朝廷,为你请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