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透露历史(1 / 2)

秦汉唐三朝时空几乎所有的百姓都满脸羡慕的看着无忧手里的果实。

好多人不由自主的问:“是什么?”

只要是种过庄稼的都能看得出来无忧所经过的田里种的庄稼一个个的杆子粗叶子肥厚翠绿,而且果实硕大,果实上颗粒饱满鲜亮,哪怕是不识数不懂计算心里也知道这种庄稼一定产量惊人。

“莫不是仙米?”

有人猜测。

“必是仙家所出的良种。”

也有人这么说。

唐初,灾害不断,国库里都能跑马了,更不要说民间了。

大唐上上下下都急需高产的粮食以待饱腹。

李世民紧盯着无忧手中的果实,长孙无忌等在小声争论。

“仙子会不会赐下粮种?”

“仙子既然拿出来,肯定会给我们的吧?”

“不如让陛下祈求上天赐下仙种。”

“我刚才数了一下,一颗果实上有上百颗仙米,每棵仙禾间距也不大,一亩是能够种……这么一算,一亩地往上了算也得产六七百斤啊。”

这个数字一报出来,听见的所有人都惊掉了下巴。

无忧展示完了玉米,就骑在电动车上,一边慢慢走一边解说:“我刚才掰的是玉米,是从美洲引进的农作物,现在经过我国科学家几十年的育种,使玉米产量倍增,就拿我们这里来说,最近这几年,一亩地产量都能够达到一千斤以上。”

“什么?”

无忧一报完产量,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王允猛的站了起来,呆呆的看着天幕上无忧经过的那些玉米地。

一杆杆的玉米长的壮实极了,可以看到每一杆上结的玉米都很大,玉米粒也很饱满,甚至于有的一杆上结两穗。

路两边的田里都是如此,就说明这样的产量并非特例,而是稀疏平常的,每家每户都是这样。

“要是……”

王允心思急转。

要是自家得了这良种,这么推广几年,可以攒下多少粮食来,真到一起兵之时,可是不怕没有粮草的啊。

李世民站起来往前走了好几步,他紧盯着天幕:“若我大唐得此良种,则天下再无饥荒。”

秦始皇也有几分动容。

秦汉时期百姓耕作还是十分原始的状态,不会沤肥,很多农具也都还没有出现,使得粮食产量特别低。

而且此时粮食种类很少,关中地区多数人都是食栗(也就是小米),主食中也要菽(黄豆),百姓也种麦,但秦汉时小麦都是整粒的煮着吃,并不像后来磨成面蒸饼头烙饼啥的,吃起来肯定很难吃,种植的也就不是很多。

不只作物少,产量也少。

秦汉时一亩地能够产一百斤粮食都已经算是不错的了,遇上灾害的年景,产量更是少的可怜。

因此,大秦的君臣听到一千斤的产量,简直不敢置信。

一千斤啊,一亩产千斤,大秦现在多少耕地?那得产多少斤粮食?

有的大臣开始在心中计算。

算来算去,数字太庞大,算不出来啊。

汉武帝刘彻差点流下羡慕的眼泪。

他现在真的很想打匈奴,但是朝中大臣们都不同意。

理由就是钱和粮草都不够,尤其是粮食,要知道打仗打的是后勤保障,远征匈奴,大军出动每天吃喝多少,运输部队路上得消耗多少?

刘彻就在想,如果大汉有亩产千斤的玉米就好了,他打匈奴再也不需要抠抠索索的算计粮草了。

看着天幕上那么大一片一片的玉米地,刘彻满眼热切,脸上写满了想要,求给。

“嫩玉米棒可以煮、蒸、烤,都非常好吃,晒干的玉米粒可以磨成粉,做玉米饼,蒸玉米糕,煮玉米粥,味道都很不错,饱腹感也很强。”

无忧骑着车子行走在平整的路上,路边垂柳拂风,鲜花飘香,微风吹起她的发丝,阳光照在她的脸上,让她整个人有一种不真切的,梦幻般的美,这种美是直击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