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东瀛灰溜溜的跑了,不动如山的北洋(2 / 2)

…………

战报直到11月10才传到朝廷,因为汤潇逸忘了。

还是郑景溪传的。

“岳父大人。”张佩伦悄悄的走进书房。

北洋大臣正在看书,并非是四书五经一类的经义,而是新出版的盛世危言。

“何事?”北洋大臣头也不抬的问道。

“东南战局,倭寇集联合舰队全力,于万寿节当日进攻琉球,被闵军所挡。”

“倭寇以舰队炮轰琉球守军,闵军以岸防炮还击,击沉了倭寇一艘四千多吨的战舰。”

张佩伦犹豫了一下,身子愈发佝偻,

“岳父大人,根据战报,倭寇各舰颇有损伤,还损失了一艘大船。”

“是否让北洋动一动?”

北洋大臣放下书,吸了口气,走到窗户边,看着外面萧瑟的景象。

“一眨眼,又是一个秋天了。”

“这次太后虽多有敲打,但对我北洋还算满意,你不用急。”

现在围绕着战争进行斗争,老妖婆怎么也得保住北洋。

这也是和大家理解的不同的地方,后党虽然不主战,但实际上对战争支持还是不小,只是清军都太烂了。

老妖婆虽然要修园子过生日,但好歹还是会给钱给人,调兵去前线。

而帝党主战,却实际上对战争破坏最大。

例如帝党大臣,鲁地巡抚李秉衡,在东瀛围攻威海卫时,不仅不允许手下的兵支援,还以整编的名义,将外来支援威海卫的援军拖住。

北帮炮台守卫绥军得到了李秉衡的承诺,说他会派七营士兵在绥军出击后接管炮台防御。

结果绥军出击后,李秉衡一兵不派,东瀛轻而易举拿下炮台。

攻防战还在继续,李秉衡便捏造北洋舰队已经覆灭的消息,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找这个名儿就行。

若不是这些人,威海卫打一两个月是打不完的,凭借工事多拖一些日子,把东瀛拖烂也不是不行。

但……

自己太烂了。

张佩伦赶紧弯着腰拱手:

“岳父大人,小婿是担心朝廷以此为借口,继续攻击我北洋。”

“开战以来,清流满贵对我多有不满,先如今东南捷报频频,虽是倭寇将精锐集中于北方,东南钻了空子的原因。”

“但朝廷那边,并不在乎实情,众口铄金,小婿是怕……”

北洋大臣挥了挥手:

“兵凶战危,瞬息万变,若胜,北洋还需要面对东瀛新买的舰队。”

“若败,那倭寇便能长驱直入,直抵津门。”

“倘若避战,海军留存于旅顺口威海卫,便能使东瀛不敢走渤海。”

“要么,从陆路打过去,即便败了,战线越来越长,也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要么,下东南,到时候就是闵军的事了。”

“如此种种,你还不明白吗?”

张佩伦心有不甘,但还是没表现出来。

“小婿明白,多谢岳父大人解惑。”

张佩伦是想鼓动海军出击,博个功劳好重新复起。

北洋大臣先说自己老了,也正因为如此张佩伦才更急,他想继承北洋。

但北洋大臣一点都不急,随着兵力越聚越多,他越沉稳。

现在只要做到不犯错,让北洋留在两个港口内封锁海峡。

即便前期打不过,用人堆,也能把东瀛拖的疲惫不堪。

同时也会让朝廷胆战心惊,不得不更加重用北洋,北洋再下场收拾残局。

完美!

他这个想法其实具备可行性,只要大部分清军都能消耗东瀛一下,只要淮军能正面战胜“疲惫不堪”的倭寇。

只能说,北洋大臣对清军还是太有信心了,特别是对淮军。

他想的是,打不过,拼消耗打呆仗。

消耗一段时间,等筋疲力尽了,淮军上场。

当初打长毛和捻军都是这样打的。

可惜,清国不仅绿营,练军勇营也都腐朽了,不仅不能消耗倭奴,还老是给倭奴送补给……

……

北边在算计,汤潇逸在干什么呢?

他感觉船不够用了,船台又空着,在造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