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妃带着王室匆匆逃亡,半岛陷入混乱。
不过东瀛立刻扶持了大院君,也就是半岛王的父亲“摄政”。
双重打击之下,半岛仅剩的抵抗力彻底瓦解,东瀛一路西进。
好在,山路崎岖,气温又接近零度,运输不便,物资补给困难,东瀛的速度并不快。
十一月底,半岛又开始下雪,东瀛的速度就更慢了,甚至在初雪后的几天里,干脆停了下来。
至此东瀛已经占据了义州,距离绿江边仅数十里。
不过因为交通不便,大部队还停在安州。
闵妃则是已经过了江,匆匆跑到了奉天,并继续南下前往京师。
京师。
因为东瀛突然撕破脸,半岛官军一泻千里,这里也显得有些混乱。
“皇上、太后,倭寇厚颜无耻,言而无信,反复无常,简直欺人太甚!臣恳请终止与之谈判。”
“皇上、太后明鉴,倭寇并无谈判之意,之前所为不过缓兵之计,奴才愿领三千兵马,前往半岛,扫平倭乱。”
朝堂上,清一色一堆请战的。
不管是满臣,还是汉臣,不管是五六品小官,还是一二品大员或者贝勒王爵等超品贵族,都在请战。
无他,闵军已经“帮”朝堂上的文武官员,试过了东瀛军队的成色。
先有闵海军以一当十,单挑覆灭东瀛第二舰队。(刻意无视福靖福清)
后有东瀛陆军强攻琉球,死伤数万,斩首两千,还被击沉大舰一艘。
这个战报有点水分,不过有个斩首两千在,怎么着也得打死一千多东瀛士兵吧?
死了一千多,那一支万人军队就该崩溃了(按清军标准)。
按照这个战斗力对比,东瀛陆军也不强嘛!
所以,一个个大臣们才这么激动的请战。
他们不认为,闵军就有多强,他们还会比闵军弱?
好吧,也许是弱一点,但能弱多少?
闵军就两三万人马(上报的),我弱一些,七八万人够不够?
他们都等着争功呢。
战功,是跨越阶级的最快方式,即便是这些官员贵族也是一样。
啪!
啪!
啪!
“肃静!”
随着李莲英三鞭子抽下来,朝堂总算安静了些。
“好了,一个个像什么样子?好好的朝堂弄得乱哄哄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戏班子呢!”
太后一脸不爽的看着朝堂。
哗啦啦的一下,一大片全部跪下。
“臣(奴才)知罪。”
看着一大片趴着的身影,太后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都起来吧。”
“倭寇,是一定要打的,不打不行。”
“人老了,好容易想过两天清闲日子,听听戏、喝喝茶,突然倭寇就闹起来了。”
太后很是愤怒,因为她的六十大寿,被搅和了。
如果不是东瀛开战,她觉得她能过的更好。
“所以,没有倭寇的日子,才是好日子。”
“那个谁,闽浙总督的儿子,节制闵军的那个,叫什么来着?”
太后一时间想不起来了,看着庆亲王。
没错,庆亲王,太后六十大寿,庆王出力颇多,加上她需要在朝堂之上保持控制力。
所以,就给庆郡王升格为了和硕庆亲王,铁帽子王。
“回太后话,以太仆寺卿留用闵都知府,汤潇逸。”
庆亲王叹了口气,这个钱赚不到了。
他好像还差姓汤的一笔交易?
“太仆寺卿?他今年才二十多岁吧?”
太后皱了皱眉,太仆寺卿已经是从三品,差遣也是正四品,这时候再赏,以后就不好赏了。
“太后,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领了钦差大臣的差,一直未动身。”
“之前是倭寇未有妄动,并以和谈迷惑我等,并不紧急,便没有催促。”
“现在军情紧急,是否让钦差大臣启程,赶往关外节制诸军?”
庆亲王见太后犹豫了一下,立马反应过来,然后立刻意识到,机会来了。
“嗯,那就着其尽快进京吧。”
帘子后面的太后微微一笑,看向庆亲王的眼神缓和了不少。
两江富庶之地,位格自然比闵浙高,还不止高一级。
犹豫闵浙多山,一直以来,一直和云贵总督陕甘总督等差不多。
而两江,只在直隶总督之下。
虽然都是总督,但闵浙调任两江,明显算高升了。
赏不了汤潇逸,便赏其父,这也没问题。
而且,汤父是闵系,调任两江会对上湘系,也有利于平衡东南。
闵湘二系合力,又能平衡直隶和两广。
这样的安排,既能体现朝廷的大方,又能平衡各方势力。
至于闵系坐大?
你要不要看看湘淮两系的势力有多庞大?
闵系坐大,那也是对抗他们的。
“东南战局未定,倭寇前些日子还在海上嚣张,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一职不能有缺。”
“诸位以为,有谁能胜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