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大木来了!(2 / 2)

一石激起千层浪!

收复南都……对于现在金隅残破的大明朝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赵清淮的这个提议对于在场的众人,极具诱惑性。毕竟不管是谁,只要能够驱除鞑虏,收复南都,必能封侯拜将,青史留名!

眼看手下越来越多的文武大将开始吞咽口水,孙稷侠却皱起了眉头。

项戈心细如发,他见孙稷侠眉头微皱,稍加思索之下,便知其心中所想。

“诸位将军、同僚们,余窃以为,南京旦夕间不可下。”

在场众人霎时被项戈之言所吸引,纷纷静待下文。

项戈顿了顿,筹措了下字句,继续言道:“洪承畴和多铎相继回师南京之后,余保守估计,清军在南京的兵力至少达到了七万。我军虽连赢数阵,但兵力折损也相当严重。再加上新复之地数千里,大军戍守兵力,一是严重不足,二是防区兵力混乱,急需调整防务。故此余以为,目前尚不是收复南京的好时机,我军应以巩固战果为首要任务。”

孙稷侠听完项戈之言后,亦认为其所叙,极为正确,这也是他心中真正所想。

他清了清嗓子,开口道:“项郎中不愧为老成谋国之人。”

一句话给这个方向定下了基调。

孙稷侠接着又看向“随身秘书”张若淳道:“福建方面怎么样了?”

张若淳剑眉横竖,抱拳而道:“好叫公爷知晓,福建被我大军三面包围后,郑芝龙那海贼惊惧万分,已于日前派出使者,前来杭州求见国公。”

在场文武闻此讯息,无不击掌称快。

自大明朝痛失半壁江山后,福建在郑芝龙的控制下,对大明朝一直都是阳奉阴违,自成一体。更为可恶的是,在满清铁骑跨越钱塘江之后,郑芝龙居然密谋降清!

好在有孙稷侠的十万雄师,在东南力挽狂澜,这才不至于局势败坏。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轮到这老小子伏头做小了,哼哼。”

吴闻礼畅怀大快,他虽然隐居杭州,但始终心怀大明,对隔壁福建郑芝龙的作态极为痛恨。

孙稷侠右手虚抬,众人顿时凝神屏气。

“出使者何人?”

张若淳抱拳回禀:“来人名为郑森,字大木,乃是郑芝龙嫡子。”

竟是郑森亲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