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作妖的太上皇(2 / 2)

历史上他能回去还是因为朝堂上他的人还是很多,第一次汴梁之战后,徐处仁李纲靠边站,中间也有很多是赵佶串联出的力。

现在回去啥都没有了,赵桓是说要给他供奉,到时候供奉什么还不是赵桓说了算,过两年一杯毒酒,就说太上皇殡天了,谁还能来查是不是自然死亡?

但是困在镇江,也真是没有去路啊。

就在这样僵持的过程中,赵佶却意外的发现,事情开始起了变化……

赵谌在河北三路推公田法,并且把那些逃走的大户田地都收了之后,江南士绅的态度,开始松动了。

这让赵佶顺利的渡过了长江,来到了他心心念念的苏州。

来到苏州之后的太上皇开始变得亲民了一些,甚至不断放下架子接见各地的耆老们,感叹一下河北的饱受蹂躏,时不时慈爱的表示赵谌这个孙儿有时候确实做事有点激进,不过他出发点是好的,把田地拿出来献给朝廷,也是为了国家好吗,大家应该多支持朝廷和太子的做法,为我大宋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

对于江南的士绅和富户来说,赵佶打的是什么主意,那真是听一句话就能听出来。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还玩什么聊斋啊。

这不就是不甘心禅位,话里话外想要复辟么。

如果没出赵谌在河北三路搞公田这个事,江南士绅也不会吃饱了撑的跟着大画家,毕竟赵桓才是正宗官家,太上皇,退位了还算什么皇。

然而如果赵桓和赵谌父子俩借着军事上的胜利,要扩大公田的范围的话,那就是会损害他们的利益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江南士绅保持一些后手,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于是在朱缅再不敢在苏州刮地皮的情况下,江南各路开始以供奉太上皇的名义,时不时的送一些东西过来,加上童贯南下的时候身边也是带了兵的,所以一时之间,赵佶在江南,算是暂时稳定下来了。

虽然太上皇驻扎的地方都不能算是行在,也谈不上什么朝廷,然而却让天下开始有了另外一个可以听从的地方,这对大一统王朝来说,显然不是好事。

而且不管怎么说,赵佶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各地的官员严格来说都是他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至于赵桓,他才当了几天皇帝,对各地官员,确实也没有太多影响力。

长期这么下去的话,肯定要出问题。

这也是让宰执们犯愁的地方。

而且年前,赵佶还来信提了个要求,就更让宰执们为难了。

赵佶信里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说我在江南待得挺好的,汴梁就暂时不回去了,但是他也想要享受天伦之乐,所以希望在汴梁的那些嫔妃和儿子们,能到苏州,回到他的身边,来让他也感受一下天伦之乐。

这个要求,可是难死了朝廷上下。

好端端的,你作什么妖啊!

这基本上就是朝廷高官们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