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利弊(2 / 2)

封孚补充道:“桓温死后国政皆在谢安、王坦之、王彪之之手,王彪之垂垂老矣,听闻王坦之身体也是每况愈下。未来一人之下的宰辅必然是谢安,谢家才俊众多必然会成为晋国又一大掌权的世家门阀。届时秦国统一北方秣兵厉马南下,谢家与晋国命运相连,唯有共御外侮。因此,他们想要寻求在北方牵制秦国的盟友这无可厚非。”

慕容德点头赞同,进一步分析道:“北方势力尚有二家,河西张氏、代国拓跋,最多算上一个刘库仁,都不过是冢中枯骨而已。而我慕容家则不同,父子兄弟还有昔日臣子在秦满朝,关东之地依旧底蕴深厚时机一到,登高一呼必将掀起巨浪。”

慕容萧不解:“说了这么多我倒是明白谢家的意思了,只是我们答不答应?”

慕容冲头朝后一仰,青冥迅速伸出手指在慕容冲额头上按揉,只是手法略显笨拙。

安同坚定地说道:“自然应当应允,谢家的支持对我们而言,实则是百利而无一弊的良策。首要之利,便是钱粮之援。起兵之路,耗资巨大,单凭燕子坞之力,恐难以为继。而世家门阀,家底深厚,其财力物力,足以成为我们坚实的后盾。”

申胤道:“还有最重要的——联姻。公爷迎娶汉人高门女子为正室,无疑是在安抚汉人世家,公爷胸怀天下,志在四方,自不应局限于一隅之地。欲成大业,必先得人心。与谢家联姻,不仅是两家之好,更是鲜卑与汉人血脉交融的象征。”

慕容冲道:“都是这么看?”

慕容凤眉头微蹙,担忧之情溢于言表:“兄长,那将来谢家不就是外戚吗?有这么强大的外戚你心安吗?”

慕容冲笑道:“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慕容凤不大懂,封孚见状,适时地接过话茬:“真正的君王,其胸怀之广,志向之远,自是不畏任何势力的掣肘,包括外戚在内。关键在于如何驾驭,如何使其成为助力而非阻力。”

……

陈郡谢氏,中国古代着名门阀之一。陈郡谢氏起家于魏晋时期,南朝四大盛门“王谢袁萧”第二位,兴起于曹魏,衰落于南朝梁,至南朝陈亦有人出任高位,但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在南朝末年,与很多士族一样走向没落。

陈郡谢氏远祖可追溯至曹魏时期的典农中郎将谢缵与其子谢衡。中国古代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的士族,出自陈郡阳夏。继琅琊王氏、高平郗氏、颍川庾氏及谯国桓氏之后成为东晋的最后一个“当轴士族”。

东晋中期,谢氏家族传到谢安、谢万、谢石和谢尚、谢玄、谢琰等人,亦即谢缵的曾孙和玄孙辈,是谢氏家族最为辉煌和最为荣耀的时期。谢安位居宰辅,谢尚、谢万、谢石、谢玄、谢琰等人也各领强兵遍布方镇,谢氏家族的人几乎垄断了东晋王朝的军政大权,形成了与皇族司马氏“共天下”的局面。

淝水之战后,谢安进位太保,都督扬、江、徐、兖等15州军事,掌握全国军政大权;谢石进为中书令,掌握朝政中枢;谢玄进号前将军,假节;谢琰也任护军将军。不久,去世后的谢安又与弟石、子琰、兄子玄同日封公,确立了绝对的政治优势。

……

请支持的书友打出五星好评,为爱发电三次,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