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必须把曹孟德叫回来问个清楚(1 / 2)

楚凡在其他时间里楚凡通常都会放任曹孟德或者任何一个朝廷大臣自由发挥,因为他本来就有意让曹孟德或者朝廷大臣能够被权力侵蚀做出类似造反的事情出来。

而当初想要曹孟德担任丞相,就是希望他能做出一些类似于造反的举动,这样楚凡就能借机完成系统赋予的任务。

然而现在楚凡却无法容忍曹孟德在刘雪雨和孩子的事情上擅自做出决定。毕竟刘雪雨和孩子都是楚凡的亲人,这是楚凡的底线。因此如果曹孟德不能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那么楚凡将坚决不允许刘雪雨继续前往蜀国。楚凡认为家庭的和谐与安全远比任何政治上的考量都要重要,他不能容忍任何可能威胁到家人安全的行为。

实际上有些人可能会提出疑问,既然皇族与曹家之间存在着如此亲密无间的关系,那么在楚凡被任命为丞相的那一刻,为何曹孟德会感到如此的忧虑和恐惧,担心楚凡可能会对他构成威胁呢?

这种担忧和恐惧的根源,实际上源于人心的复杂多变。曹孟德作为历经三朝的老臣,曾经担任过丞相和大将军的要职,他的政治经验和智慧是不容小觑的。

然而楚凡想要曹孟德担任丞相的命令太离谱了,他想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就将曹孟德从一个平凡的百姓提拔为朝廷的丞相。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换成是谁,心中难免会生出疑虑,思考这是否是一种试探,或者是皇帝精心设计的一个陷阱。

当然如果曹操接受了丞相的职位,楚凡的确将会不遗余力地推动曹操走上一条与叛乱无异的道路。这样一来曹家极有可能会遭到皇族的清算,因为一旦曹操的行为被认定为对魏国的威胁,那么皇族中的老祖宗们绝不会轻易放过他们。

所以当初的曹孟德才会如此果断的拒绝楚凡的提议,连夜逃离开封城。要知道就算在这个世界上皇帝对于权力的控制依然极为严格,任何可能威胁到皇权的举动都会被视为大逆不道。而且在这个世界上也不是没有发生过皇帝因疑虑而处死功臣的例子。

曹孟德作为一个老狐狸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些?所以他不管当初曹家的先祖和皇族有着多么深厚的渊源,他依然选择了逃跑。

尽管曹家的祖先与皇族曾经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但历史的长河已经流淌了数百年,如果曹家现在的行为对魏国的利益构成了威胁,特别是如果这些行为损害了皇族的根本利益,那么皇族中的老祖宗们将会毫不留情地采取行动,以维护他们的统治地位和国家的稳定。

楚凡在仔细聆听了三叔公的推测的话语过后,沉思片刻,然后坚定地说道:“无论曹操是否真的有那样的计划,我们都不应该让刘雪雨前往蜀国。毕竟,我们对曹操的真实意图并不了解。因此我建议我们应当将曹操召回,以便当面询问并澄清所有疑问。”

楚凡内心其实对曹操的行为感到相当不满,因为曹操的举动已经触及到了他的底线。如果不是因为秋雅的耐心劝解和开导,楚凡可能会深陷于抑郁之中,甚至可能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举动,导致他连刘雪雨以及他们共同的孩子都再也见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