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的军队和蜀国的军队已经都驻扎在了边境线上两支军队之间相隔的并不算太远。
魏国这边的那些原本就驻守在边关的士兵脸上露出惋惜的神色。他们和蜀国以前驻扎在边境的士兵关系还是不错的,毕竟以前两个国家都是友好状态,他们也相处的不错。
而现在要兵戎相见了,让他们心中感到十分的无奈。尽管如此,他们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必须坚守岗位,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冲突。
当然,从开封城被楚正林带来的二十万新军可是十分兴奋的,他们心中充满了对蜀国的敌意和复仇的渴望。他们渴望能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勇气和力量,为过去的失败和牺牲复仇。
他们本来就和蜀国这边的士兵不熟,而且当初为了救蜀王刘羽一家他们可是有着二万兄弟被蜀国的军队追了几百里。这段历史对他们来说是刻骨铭心的,每一个细节都深深地刻在他们的记忆中无法抹去。
甚至还有二十个兄弟牺牲在了蜀国,这些事情他们都是记得的,每一个细节都深深地刻在他们的记忆中。现在既然有了能够报仇的机会,他们怎么可能不兴奋?复仇的火焰在他们心中熊熊燃烧,他们渴望能够洗刷过去的耻辱,将那些曾经的痛苦和屈辱彻底地从心中抹去。
如果不是曹孟德和楚正林一直压制着,他们早就发动攻击了。他们一个是王爷一个是兵部尚书清楚的知道自己这方绝对不能做第一个动手的人,如果事情不是这样发展的话,那么就会演变成魏国对蜀国的侵略战争。
在这种情况下,魏国在道德和正义的立场上将无法站稳脚跟,其他国家会纷纷指责魏国,认为魏国本就是一个侵略成性的国家,因此当它遭受匈奴人的侵略时,这样的结果也是理所当然的。
而蜀国这边的情况则截然不同。原本两个国家的实力就不在一个层面上,蜀国相对较弱而魏国则更为强大。而且蜀国和魏国之间的关系一直保持着相对友好的状态,双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维持着和平共处的局面。
蜀国的士兵们并不是特别渴望参与这场战争,他们更倾向于保持现状,享受和平带来的安宁。
而且他们接收到一个让他们感到绝望的消息,那就是魏国在北边的战争已经宣告结束;一旦魏蜀两国之间爆发冲突,魏国完全可以集中力量,将蜀国彻底消灭。
士兵们普遍存在的厌战情绪,可是蜀国的国王刘步褚却持有不同的看法,他有着自己的野心和计划。
蜀王刘步褚的身边有一位深谋远虑的谋士。这位谋士向刘步褚提出了一个极具争议的建议,那就是必须彻底地铲除前任蜀王刘羽以及另外两位王子,只有这样刘步褚才能够真正地掌握蜀国的权力。
否则,蜀国的许多大臣、将军以及广大百姓,都会认为刘步褚的王位来得不正,他的统治合法性会受到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