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楚凡:暂时不宜重用那些来自北方被收复城市的人才(2 / 2)

此外,在那个时期那些心怀不轨的乱臣贼子尚未露出其真实面目。各位将军在前方奋勇作战时,也担忧自己一旦离开;后方的奸臣可能会趁机捏造罪名,对他们进行无端的指控和陷害。

楚凡在这个时候也想起来,在他全权将兵权交付给穆云峰的时刻,丞相秦惠一直在上奏折,不断地弹劾穆云峰。如果不是楚凡当初心中有着让穆云峰拥有足够实力去造反的想法,那么他很有可能会被秦惠说服,从而把穆云峰从前线撤下来。

幸运的是楚凡最终没有听信秦惠的谗言,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因为在后面系统所强调的规则中,只有魏国的人造反推翻自己的统治时,才能完成系统所赋予的任务。

如果当初楚凡真的把穆云峰从前线撤回,让匈奴人有机会攻打到开封城,那么他不仅会无法完成系统任务,而且还有可能成为亡国之君,失去自己的皇位和生命以及整个国家。

楚凡心中也清楚李公公虽然说了这么多,但还有一点没有提及,那就是在匈奴入侵的时候,北方的将军极有可能并没有进行有效的抵抗。否则的话,以魏国士兵的战斗力,坚守城池也不可能让匈奴入侵得如此之快。

因此楚凡才决定要让吏部把丢失的城池的官员和世家豪强的记录都交给自己来查看,以便于更深入地了解情况。

没过多久吏部的人就把楚凡所需要的卷宗拿了过来。在仔细查看了这些卷宗之后,楚凡大致已经确定了自己的猜想。原来,那些当初沦陷的城池里面的世家豪强在看到匈奴人入侵之后,第一时间并不是选择和士兵们一起抵抗侵略者,而是在城内制造了恐慌随后自己逃跑了,他们逃到了魏国的其他城市潇洒的活着。

与此同时,许多军队也在将军的犹豫不决下,错失了抵抗的良机。甚至有的将军看到自己城内已经乱成一团,外面又是匈奴大军压境,便选择了投降。他们的总总行为造成了当初北方大多数城池的沦陷,使得那些城池的百姓承受了无数的灾难。

楚凡在这个时候深刻地认识到,在刚刚收复了失地之后,暂时不宜重用那些来自北方被收复城市的人才。

他深知如果急于任用那些世家豪族的成员担任那些城市的官员,那么在匈奴下一次入侵时,这些官员很可能会再次抛弃自己所负责的城市而选择逃跑。这种行为不仅会损害国家的利益,还会在民众中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

另一方面如果在普通百姓中破格提拔官员,虽然表面上看似公平,但实际上这些普通人一旦获得权力,很可能会因为心态失衡而做出许多违法乱纪的事情。

这样的情况已经在三座卫城中发生过,那些被提拔的普通人因为无法妥善处理权力带来的变化,导致了统治秩序的混乱,这对于城市的稳定和发展同样极为不利。

还有那些本来坚守在沦陷城市的世家大族,楚凡并不会让他们在本地当官,自己要把他们安排到开封城来任职,毕竟他们继续在那些本地任职的话,他们的声望很快就会成为一个新的豪强,也是一个十分不稳定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