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分化策略(2 / 2)

李勇点头道:“首领考虑周全是应当的,不过还望您尽快做决定,机会难得,一旦错过,怕是日后再难有这般好的境遇了。”

在拓跋部这边进行接触的同时,其他几支小队也在不同的小部落展开了类似的游说。有的小部落一开始顾虑重重,害怕遭到大部落的报复;有的则对中原的诚意表示怀疑。但苏烈早有准备,他让小队们带着一些实际的好处展示给小部落看,比如先送上一小批粮食和生活用品,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合作的诚意。

而对于那些顽固抵抗,一心追随大部落的小部落,苏烈也制定了重点打击的策略。他亲自率领大军,挑选了几个较为典型的顽固部落,发起了几次小规模的突袭战。这些战斗并非是为了大规模杀伤,而是要给他们一个下马威,让他们知道与中原为敌的后果。

在一次针对库莫奚部的突袭中,苏烈趁着夜色,带领骑兵悄无声息地摸到了他们的营帐外。随着一声令下,火把瞬间亮起,喊杀声震天。库莫奚部的族人从睡梦中惊醒,慌乱地拿起武器抵抗,可面对训练有素的中原骑兵,他们很快就陷入了劣势。苏烈一马当先,手中长枪挥舞,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不过片刻,库莫奚部的营帐就陷入了一片混乱,牛羊乱跑,族人四处逃窜。

这一战,苏烈并未赶尽杀绝,只是收缴了他们一部分的牲畜和物资,然后留下话来:“若继续与大部落勾结,与中原为敌,下次可就没这般好运了。”

消息很快在胡人群体中传开,那些原本摇摆不定的小部落听闻后,心中更加倾向于与苏烈合作。而大部落得知苏烈的分化策略后,内部也开始出现了分歧。一些大部落的首领指责那些小部落不顾联盟大义,甚至有了要去惩罚他们的想法,可又担心这样会让联盟更加分崩离析,一时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经过数日的周旋与努力,越来越多的小部落开始秘密与苏烈接触,表示愿意脱离大部落联盟,站到中原这一边。苏烈则一一与他们达成协议,详细规划了日后合作的事宜,还派出了一些中原的工匠和农夫到这些部落,帮助他们改善生活,传授中原先进的农业和手工艺技术。

在这个过程中,苏烈也没闲着,他不断地收集着各个部落的情报,了解他们的兵力分布、内部关系以及首领们的性格特点等。根据这些情报,他又调整了后续的作战计划,准备在胡人联盟彻底瓦解之际,发起全面的进攻,一举将他们打得再无还手之力。

那些原本还妄图依靠联盟与中原对抗的大部落,看着身边的小部落一个个离去,心中越发慌乱。他们试图重新拉拢小部落,许下各种空头承诺,可此时的小部落们早已看清了他们的真面目,根本不为所动。

而苏烈这边,随着与小部落合作的深入,对胡人地区的掌控也越来越强。他在一些关键的交通要道和战略要地设立了临时的据点,派重兵把守,既能保障与小部落之间的联系,又能对大部落形成威慑。

同时,苏烈还利用与小部落的友好关系,在胡人内部散布一些对大部落不利的消息,进一步加剧他们之间的矛盾。比如传言某个大部落曾私下与中原勾结,想要牺牲其他部落的利益来换取自己的安稳;又或者某个大部落的首领私藏了联盟共同的物资等等。这些传言就像一颗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胡人群体中掀起了层层波澜,让他们之间的信任荡然无存。

在这样的局势下,胡人联盟逐渐走向瓦解,各部落自顾不暇,内部纷争不断。苏烈深知,时机即将成熟,一场决定性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而这场大战,他有信心凭借着分化策略所营造出的有利局面,带领中原军队取得完胜,彻底解决北方的边患问题,让边境的百姓能够从此过上安宁的日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苏烈时刻关注着胡人那边的动静,不断地完善着作战计划。他知道,这场与胡人的较量,关乎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容不得丝毫懈怠,每一个细节都必须考虑周全。而随着局势越发朝着有利于中原的方向发展,将士们也士气高涨,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在接下来的大战中奋勇杀敌,扬我中原威名。

终于,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苏烈收到消息,胡人联盟内部因为一场抢夺水源的冲突,彻底爆发了大规模的内乱。大部落之间相互指责,甚至开始兵戎相见,小部落们则纷纷躲到了苏烈设立的据点附近寻求庇护。苏烈知道,决战的时刻到了,他登上点将台,望着台下精神抖擞的将士们,拔出腰间佩剑,高声喊道:“众将士听令,随我出征,今日便是彻底击退胡人的大好时机,为了国家,为了边境的百姓,杀!”

一时间,战鼓雷鸣,大军如潮水般向着胡人所在的方向涌去,一场决定北方边境命运的大战就此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