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常山赵子龙(2 / 2)

陈炎想了想,又问:“我知子龙数年前曾投公孙瓒,但常山乃冀州地界,距离邺城不远,当时袁绍刚得冀州,在冀州名声正盛,人心归附,子龙不投袁绍,却投了公孙瓒,这是为何?”

“当时天下大乱,不知谁是明主,百姓有倒悬之危,我们家乡之人一番商议,决定追随仁义之主,只是冀州战乱频繁,故知袁绍非明主,因而向北而去,投了公孙瓒。”

“那为何后来又离开公孙瓒呢?”

赵云离开公孙瓒的理由是奔丧,陈炎明知如此,还要询问,赵云就明白,陈炎问的是真正的原因,而不是奔丧这种借口。

“公孙瓒虽骁勇善战,但残暴不仁,不善治理地方,只靠掳掠来养活军队,所据之地,百姓皆苦不堪言,又日益贫瘠。更有甚者,他竟杀了幽州牧,犯上作乱,为人所不容,实非明主。”公孙瓒虽击败刘虞占据幽州,但他杀了刘虞,也是后患无穷。

“也就是说,今子龙去找刘玄德,是认为刘玄德乃明主?”

“刘玄德乃汉室宗亲,待人和善,体恤将士,与将士同甘共苦,又善待百姓,民心归附,实为明主。”

陈炎摇了摇头:“我从未见过刘玄德,却曾听其仁义之名,或许在子龙眼里,他是明主,但于乱世之中,他不能稳定一方,不能救百姓于水火,反而带来了战争,加重百姓的苦难,实是难为名主。”

赵云听到陈炎说刘备的坏话,脸色微微一变:“州牧此话为何意?”

“青州自古乃繁华之地,因战乱而萧条,刘玄德奉公孙瓒之命入青州,与袁绍的军队于平原大战数年,使平原破败不堪,而后双方罢战。罢战之后,受孔北海之邀,去了北海,全了他仁义之名,可是……”

“子龙,你再看看平原,袁绍也好,刘玄德也好,都是拍拍屁股就走,留下的只是一个烂摊子,给百姓带来了只是战乱,岂不是加重了百姓的苦难?刘玄德虽解了北海之围,但黄巾贼尚在,仍流落于民间,肆虐北海,为祸一方,百姓苦难依旧。”

“后来,刘玄德又应徐州陶谦所请,去了徐州,正逢曹操攻打徐州,屠戮徐州各郡县,几年下来,徐州如人间炼狱,百姓苦不堪言。此虽非刘玄德之过,但刘玄德对此亦无能为力。”

“子龙曾说,天下战乱,百姓有倒悬之危,然能解百姓之危者,天下寥寥无几,刘玄德以仁义扬名,对此亦是无能为力,恐不能实现子龙之志向。”

赵云曾说,百姓有倒悬之危,自己才想投靠明主。陈炎这番话先是肯定了刘备的仁义之名,又举例说明刘备所为,并不解决赵云口中的“百姓倒悬之危”,以此来否定刘备是明主。

赵云听到陈炎这一番,心里已是反感,他反驳了一句:“此非刘使君之过,刘使君亦只是时运不济而已,他日若刘使君成就大业,必施仁政,届时百姓得福。”

“哈哈哈哈,子龙之言差矣。我据济南后,袁绍亦大军来攻,皆败于我之下,我又收拢百姓,实施屯田之策,使得济南境内黄巾和匪徒绝迹,百姓安全。而后,我击败袁谭,占据齐国、乐安,今又攻占北海、东莱。我同样在诸郡县收拢散落各地的黄巾贼和流民,行屯田之策。”

“用不了一年半载,青州皆稳定,百姓可安心耕种,三五年之后,青州必会慢慢富足起来,成为这乱世中为数不多的乐土。若依子龙所说,我亦只是时运亨通而已?”

“这……”赵云觉得不好反驳起来,他来东平陵一个月了,也见证了济南的民生,确实比其他地方好许多。如果单纯论治理地方,陈炎要比刘备强很多。此刻,他有些动摇了:“州牧所言并非无理,只是……”

“子龙曾率军跟随刘玄德,刘玄德以仁义相待,若我亦以仁义相待子龙,子龙是否亦会为我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