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尾鱼七个铜板,鸡蛋一只三个铜板,老母鸡一只五十铜板,老爷您要的话我在给您便宜点,这些菜一铜板一捆。”
邵永安看了地上不多的东西,“老人家,您在这儿摆摊,要不要交铜板?”
老头点了点头,“要啊,一次十个铜板。老爷,您要不要,我们家的菜都是早晨从地里来的,鸡蛋也是新鲜的。”
“我全要了,您算下需要多少银子。”庄汀泉拿着扇子道。
“这……老爷您算算给个数,老汉数不来。”老头数了前面忘记了后面,如今又被包圆了,这种生意他们是最不喜欢了。
庄汀泉出身乡野,自然明白老人家的意思。农村人哪里会识数,数量多了经常数不清楚。
“老人家,除了你可还有家人陪你一起来?”庄汀泉看着一地的东西。
“有,我儿子在前头抗米包,待会儿等工钱算了就会回来。”
“那你待会儿,等你儿子回来了,让他和我家下人一起送去府里,这是定金。”庄汀泉拿出特意准备好的铜钱拿出一百个给他。
“这……老爷,太多了……”老头看着手里的钱一时有点不敢收。
“老人家,不多,你先收着。”庄汀泉拦住他的手。
“对了,老人家,我想问你几个问题。”庄汀泉看他黝黑皲裂的双手。
“老爷,您尽管问,老汉知道的都告诉您。”老头欣喜今天他们家全卖光了,平日里都剩不少的鸡蛋回去,今天回去老婆子终于不会念叨了。
“今年地里收成如何?”
“今年的收成少了一成,节省着多加些菜日子还能过下去,不过我们这儿的日子,可比别处强多了,听说其他地方还遭了灾,起码我们家中平平安安的。”老汉丘壑纵横饱经风霜的脸上略微带出几分惆怅和骄傲。
“是啊!日子挺好的,当初我表妹一家拖家带口的来投奔我,他们那日子才苦。起码我们能安安稳稳,吃上一口饭。”包着头巾的老妇人小心放着鸡蛋,听到这话忍不住附和道。
庄汀泉看了一眼他们身上已经穿的褪色,带着补丁的衣裳,“老人家说的没错,还是世道好,人才有好日子过。”
“可不是,日子安稳是最好的。”老妇人一脸赞同。
“老人家,你的菜待会儿等你儿子回来,跟着我府上的下人就好。”庄汀泉留下一个差役转身离开。
庄汀泉又问了盐的价格,半斤的盐,比京城里的盐还要贵上十五个铜板, 一斤的盐就贵上三十个铜板。
而粮铺卖粮的价格一斤精米二十五个铜板,粗粮一斤要十二个铜板,价格都非常贵。
庄汀泉又询问了,那些打短工的农民,一天的工钱就十五个铜板,大约辛苦一天,就只能买个一斤多点的粗粮。
庄汀泉默默地看了一会儿,才转身回府。
……
“夫人,事情已经办好了,也多付他们十五个铜板,当作工钱。”嬷嬷忙完禀告道。
“那今晚就煮这些……”
嬷嬷小声说道:“夫人,就是太多了,青菜两大箩筐。大人还买了其他青菜,一两天是吃不完了。”
王韫昭有点搞不懂庄汀泉了。“他买这么多做什么,那卖菜的嘴里可问出什么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