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他们不想负责,是我不需要他们负责。当年莲嬷嬷、公孙先生每次写信到边城,都是问我相看好夫婿没有,问什么时候他们能抱上孙子。不用嫁人就能生儿子,还不怕有人来抢,多好呀……”
他娘根本不难过,她还觉得自己捡了一个大便宜。
韩思齐早前是怀疑,现在是实锤了。
也只有大哥、二哥傻乎乎地觉得娘真不容易。
看她娘的样子,洒脱得让男儿都不如,压根就是个没事人。
她不在乎人言,也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反正她对得住韩家的列祖列宗,因为她有三个优秀的儿子。
全京城谁不说韩家的三个公子出色,文武兼备,十五岁的学士、十五岁的武王,啧啧,多厉害啊。
韩思齐去了贤王拜见老王爷、老王妃。
韩思远、韩思危入宫见太后。
兄弟三回来的时候,老贤王、老王妃又给了几车礼物带回来,临离开的时候,老王妃险些要跟着韩思齐一起走。
韩思危更厉害,把太后哄得一口一个“乖孙儿”地喊着,以前稀罕皇帝的福瑞公主,福瑞公主都不念了,就念他的乖孙儿,一有好东西就念着她乖孙儿。
韩思危在去西郊大营应个差,有时一个时辰就回来,有时候在西郊大营习武场待上大半日方回。
韩思远高冷,太后与他亲近不起来。
但韩思危心思单纯,太后就喜欢他,一来二去,几乎天天都把韩思危叫去宫里用膳食,如果宫人不把韩思危带去,太后就闹着不吃饭,于是宫人们天天在议政殿外头候着,等大小朝会一散,就把韩思危带去慈宁宫用膳。
太后看着韩思危用饭就觉得开心,变着方儿的让御膳坊给她宝贝孙子做好吃的,还让嬷嬷、宫人记下他爱吃的,不到一个月,就看韩思危那脸盘子比韩思远圆润不少。
韩思齐揶揄:“这下大哥、二哥容易分辩了,大饼脸的是二哥,瓜子脸的是大哥,哈哈……”
人与人处久了,就容易动感情。
太后喜欢韩思危,韩思危也觉得太后真是好祖母,最疼他了,他从太后那儿感觉到了以前不一样的祖孙情。
然后太后就开始说宁王当年有多喜欢温婉,娶了宁王妃也是坐冷板凳,拿宁王妃当成宁王府的女官看,直到现在宁王宇文忻心里依旧有温婉等。
韩思危第一次听时心里不快,太后见好就收。
等到第二次时,似乎接受了“亲爹也许不怀”,再到后面“我爹其实很喜欢我娘”。
然后他回府就去找韩思远商量:“大哥,要不我们说和父王和娘在一起吧?”
韩思远眼神危险,三弟的话应验了:大哥,我觉得二哥可能会叛变!太后用的是糖衣毒箭没瞧出来,先用好处腐蚀他,最后再露出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