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意外且欣喜(1 / 2)

这件装备虽然不是125兵工厂的核心项目,但它完全可以作为一种补充性单兵作战工具,用来丰富兵工厂的产品线,适应更多不同的战斗环境。

经过一番讨论后,这项研发计划正式敲定。

很快,景熵就将方案递交给军方高层。

这段时间,各大兵工厂提交的设计方案不少,已经有好几个厂子交了各种各样的计划书。

对于125兵工厂提交的这份方案,军方自然格外重视。

邵老亲自过目后,眼中流露出难以掩饰的兴奋。

原本,军方对125兵工厂并没有额外的要求,只是希望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开发陆地上的巨型战车就行,毕竟那是他们的重点任务,也是眼下所有兵工厂中最关键的项目之一。

没想到,125兵工厂竟然还有余力去搞单兵装备,这让邵老等人大感意外且欣喜。

景熵正是因为开发此类单兵装备而声名鹊起,并在武器研发圈子里站稳脚跟。

他之前主导的每一款单兵装备都颇具亮点,令人印象深刻。

而这款滑翔衣,甚至有潜力被大规模部署到九大军事区。

首先,这类装备可以优先提供给空降部队使用。

空降部队通常隶属于空军,是真正的精英力量,比普通步兵更强悍。

作为突击先锋,空降兵常常发动闪电式的突袭行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占领战略要道,重要性不言而喻。

上世纪70年代末,在某次针对阿波拉沙漠的侵略战争中,一支国家的空降兵表现震惊了世界,特别是引起了多国军方的高度关注。

我国对空降兵的重视也从未减弱。

即便是在抗震救灾等特殊情况下,比如15名空降勇士在将近5000米的高空一跃而下,他们的壮举感动了无数人,也震撼了整个国际社会。

后来,即使裁减兵力,空降部队的规模非但没有缩减,反而有所扩大。

由此可见军方对这支队伍的重视程度。

随着科技发展,空降部队的作战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不但伞具设备更新换代,重型装备的支持也越来越先进。

如今,一些复杂的空投难题,比如重装连投、带弹投放等,已被逐步解决,这保证了战车和火炮等大型装备能够与士兵一同降落。

这些进步显着增强了空降兵的快速机动能力。

而这支部队的历史也充满传奇色彩,涌现过许多英雄人物。

从最初“一人一伞一枪”的简陋条件,发展到现在的现代化空中集团军,可以说,每一位空降兵用鲜血和汗水书写了属于他们的荣光。

尽管由于科技的进步和各国对士兵生存率的日益重视,空降部队的作用相比二战时有所下降,但它的存在价值依然不可替代。

很多其他国家已经开始淡化空降作战模式,甚至直接取消这一兵种,改为通过直升机投送武装人员,以避免降落时可能出现的风险。

然而,直升机也有其明显的短板——速度慢、航程短,特别是在装载大量物资时。

空降部队使用运输机抵达战略地点通常只需两小时左右,而直升机则至少需要六七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