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驶出京城,沿着国道向北行驶。
窗外的景色逐渐从城市的高楼变成广袤的田野,积雪覆盖的麦田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由于前两天北方才下过大雪,虽说已经消融了不少,但路上依旧有不少雪,所以杨志文等人都开的小心翼翼的,车速都不快。
本来从京城到青山县,平时最多五个小时。
但今天他们足足开了六个半小时,才堪堪开到青山县城,距离碾子山村还有十几公里。
车子从国道转入向北的乡道之后,娟子突然指着前方惊呼道:“小毅哥哥,你看!”
李毅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也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记忆中那条两车道的水泥路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双向四车道,标线清晰,路旁还立着崭新的路灯。
“这...这是去咱们村的路?”李毅难以置信地说道。
要知道那条两车道的水泥路才建成没多久,没想到这才一年没回来,这条路就变成了双向四车道了。
好家伙,要知道这种标准的公路省里都没有几条,更何况青山县这种小地方了。
“之前就听我爷爷说过,这条路是矿上为了运矿石修建的,用爷爷的话说咱们村的路宽的都能停飞机了,果真让人感觉很震撼。”娟子一脸兴奋的说道。
听到这话,李毅的心里顿时释然了。
竟然是钼矿厂修建的,那就难怪了。
要知道村里的钼矿厂的储量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而钼的用处又非常广,专门为了这个矿也值得修一条高标准的公路。
同时李毅也发现,虽然天气并不是很好,但这条路上的车流量却不小。
只不过这些车子大多是大卡车,偶尔有吉普车和拖拉机驶过,偶尔还能看到牛车和骡马车。
“变化真大啊...”
李毅喃喃自语,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激动。
下午三点多,车队驶入碾子山村的地界。
李毅摇下车窗,寒风夹杂着熟悉又陌生的气息扑面而来。
“我的天...”
娟子趴在车窗上,眼睛瞪得溜圆。
眼前的碾子山村已经与李毅记忆中的模样大相径庭。
那些低矮的土坯房大多变成了整齐的砖瓦房,不少人家围起了石砌的院墙,安装了铁制大门。
村道不再是弯弯曲曲的泥巴路,而是笔直的水泥路,两旁还栽种了整齐的杨树苗。
更引人注目的是村里多了几栋高大的建筑,屋顶上红旗飘扬,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
车队缓缓驶入村中心,李毅看到有不少孩子在街道上奔跑打闹,他们手里拿着自制的“冰车车”和冰凿子,一看就知道是从小河沟那边回来。
看到这帮孩子,李毅不由的想到了东子、大勇以及小狗娃他们,曾几何时他们也和这些小娃娃一样,简单的快乐,没心没肺的玩耍...
“小毅哥哥你快看,咱们村有供销社了!”娟子激动地说道。
李毅顺着娟子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路北一处明显高大的建筑的门头上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供销社”三个字。
而在供销社方便,李毅又看到了信用社和邮局的招牌,甚至于还看到一家屋门口竟然挂着一个红布幌子,这在本地可是饭馆的意思。
好家伙,村里竟然连饭馆都有了?
李毅很好奇,就村里这几四五百人口,平时吃饭都在家里做,这饭馆是准备接待什么人?
难道是矿上的矿工们吗,但他们不是自己有食堂吗?
带着浓浓的疑问和好奇,车子来到了李家新房子。
车子刚停下,李毅就看到爹娘从屋里急匆匆的跑了出来,老爹甚至于都没有穿那件熟悉的羊皮大袄,披着一件土布褂子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