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乾极宫内,寒意渐浓。天武帝独坐御案前,案上密密麻麻堆满了各地奏折。窗外的梧桐叶片簌簌飘落,更添几分萧瑟之意。
连日来,天武帝都在这里独自沉思,拒不见任何臣子,就连太子宗邺文也吃了几次闭门羹。他心中明白,太子监国期间表现出的能力已远超预期,朝野上下无不交口称赞。然而这份赞誉之声,却令他内心愈发忐忑不安。
\"来人,传张太医。\"天武帝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沙哑着声音唤道。
须臾,年迈的张太医匆匆赶来,为天武帝把脉。\"陛下近日心神不宁,气血郁结。老臣斗胆问一句,可是为了传位之事烦忧?\"
天武帝苦笑一声:\"张卿跟随朕多年,自然明白朕的心思。太子之才,确实非凡。只是......\"他站起身,负手走到窗前,望着飘零的梧桐叶,\"只是朕若让出这江山,宗室、功勋、甚至朝臣是否能安然接受?朕若再犹豫,只会徒增变数。\"
张太医拱手道:\"陛下圣明。老臣以为,正如这梧桐落叶,顺应天时,反而是护佑江山社稷的上策。\"
天武帝沉默良久,终于下定决心:\"传太子即刻觐见。\"
乾极宫内,灯火通明。宗邺文跪伏在天武帝面前,内心忐忑。父皇闭门不见,必有深意。今日突然宣召,怕是已有决断。
\"太子,平身。\"天武帝的声音略显疲惫。
宗邺文缓缓起身,恭敬地立在一旁。天武帝示意他坐下,亲自为他斟了一杯茶。这罕见的亲近举动,令宗邺文心中一震。
\"这是西域进贡的沉香乌龙,你尝尝。\"天武帝轻抿一口,\"你可知道,为何朕这些日子不见任何人?\"
宗邺文小心翼翼地答道:\"儿臣愚钝,不敢妄测圣意。\"
天武帝放下茶杯,语重心长地说道:\"太子,这些年你的表现,朕都看在眼里。你以经略司稳地方,以巡察使肃风纪,以东宫立威信,确实不负储君之名。但你可知,朕最欣慰的是什么?\"
宗邺文屏息以待。天武帝继续道:\"是你明白权力的真谛。权力不是用来逞威风的,而是用来守护这片江山的。你能在监国期间力排众议,推行改革,体恤百姓,这份胸襟,才是真正的帝王之度。\"
听到这番夸赞,宗邺文内心激动,但表面上依然保持着恭敬:\"父皇之恩,臣铭记于心。臣愿以性命守护大殷江山,永不辜负父皇期望。\"
天武帝点点头,话锋一转:\"然而,宗室余党未清,功勋心怀不满,朝中虽表面平稳,实则暗流汹涌。特别是你那三弟宗邺晟,近来在暗中频频活动。朕若传位于你,恐怕会引发更大的动荡。\"
消息传出的那一刻,整个皇城都沸腾了。
东宫内,苏子恒正在向宗邺文汇报各方势力的反应:\"殿下,东宫一系自然是举双手赞成。但宗室派已经开始暗中串联,尤其是宗邺晟,他们在江南和东南布局已久......\"
话未说完,宗清婉匆匆赶来:\"殿下,锦衣卫刚刚截获一封密信。宗邺晟已经联系了京城守军中的几个将领,准备在传位大典上生事!\"
宗邺文眼神一厉:\"传令东厂,即刻对宗邺晟府邸进行搜查。另外,京城守军暗中勾结宗室,这笔账咱们慢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