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理,人人都委屈,孙承宗快七十岁的人了,受不了这许多煎熬,只觉得头疼欲裂,跑到乾清宫西暖阁中找常洛诉苦。
\"不是臣临事委责,实在是臣年老体弱,力有不逮,臣唯恐耽误了国家大事,请陛下另择贤良顶替了臣吧。\"
常洛问道:\"孙先生这又是怎么了?\"
孙承宗把刚刚毕自严的嘴脸惟妙惟肖说了一遍。
常洛笑道:\"军中以熊廷弼脾气最臭,朝中以毕自严脾气最臭,现在熊廷弼没了,毕自严越发狂得没边了。不过也是没法子的事,谁叫人家是财神爷呢?相忍为国,孙先生捏着鼻子忍一忍吧!\"
孙承宗冷着脸说道:\"陛下要臣忍,臣怎敢不忍,但饥民却不肯忍。陕西地方催要赈济,户部却拿不出钱粮来,这可如何是好?请陛下唤毕自严来,问他是什么意思。\"
常洛挠了挠头,唤曹化淳进来,问道:\"朕的内帑还有多少银子?\"
曹化淳答道:\"不到二百万两银子。\"
常洛道:\"留下六十万两,其余的全部拔给孙先生。\"
曹化淳:\"这……不太妥当吧?宫里的开支,锦衣卫的开支,京营的开支,全指着内帑呢……\"
常洛摆摆手,\"朕知道,别说了,去吧。\"
曹化淳嘟囔着走了。
孙承宗长长地作了一个揖,诚惶诚恐说道:\"臣今天此来并没有要陛下出钱的意思,实在被毕自严气昏了头,要不臣再想想别的办法吧。\"
常洛轻轻扶住孙承宗胳膊,“先生不必如此,国之根基在于民,如今陕西灾民困苦至此,朕怎能坐视不理?”
孙承宗感激涕零,拱手道:\"陛下真尧舜之君也,臣何其幸哉!\"
常洛勉励道:\"孙先生年迈七旬,还在日夜为国操劳,殊为可贵。
毕自严听闻皇帝尽发内帑赈济陕西后,自觉羞愧,前来向孙承宗赔罪:
“孙相,此前是我短视,一心只想着各处开销,却忽视了陕西百姓死活。如今陛下拿出内帑,我定当全力配合,重新盘算户部收支,尽量再挤出些钱粮运往陕西。”
孙承宗宽容一笑,\"同朝为官这么多年,你的脾气我还是知道的,国家多事之秋,谁也不容易。\"
毕自严东挪西凑凑了二十八万两银子、十九万石粮食,连同一百三十万两内帑银,一同发往陕西。
泰昌七年三月十八日,常洛在文华殿召见中书省众大臣,宣布首先解除福建全省海禁,允许福建出海贸易,允许福建渔民出海打渔。
孙承宗、袁可立仍然坚决反对,周延儒、温体仁、杨嗣昌也力劝不可,只有徐光启、洪承畴表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