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名将殒落(1 / 2)

不一会功夫,熊兆珪被传了进来。

熊廷弼位高权重,治家却是极严,三个儿子皆是耕读自给,从来不许出入公门。

熊兆珪三十几岁了,还只是一个秀才,生平第一次走进宫城之中,生平第一次见到皇帝,两条腿不停地颤栗。

孙承宗说道:\"世侄,还不快点参拜陛下。\"

熊兆珪便木讷讷跪在地上叩了三个头,趴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

常洛心中凄然,熊廷弼生性桀骜不驯,像一匹脱缰的野马,生的儿子却是如此老实。

他抬了抬手,轻声说道:\"起来吧,不必多礼。\"

熊兆珪似乎没听明白凤阳口音的京腔,茫茫然不知所以然。

常洛挑了挑眉,曹化淳将熊兆珪扶了起来。

孙承宗说道:\"世侄,你不用怕,你向陛下说一说,你父亲是怎么没的?\"

熊兆珪浓浓江夏口音,甚是难懂,说了半天常洛总算明白了。

熊廷弼从福建回来就一直病着,夜里不容易睡着,早上起来咳血,吃了几剂药后变轻快了些,以为病好了。

今天早上熊兆珪见父亲迟迟没起床,于是到房中去看,连叫了几声都没有回声,掀开被子一看,只见熊廷弼双目圆睁,面孔狰狞。

熊兆珪慌了神,摸了摸鼻子,己气息全无。

常洛心如刀绞,张着嘴巴仰面向天,一句话也说不出。

刘铤、杜松、王宣、赵梦麟、马世贤、李怀信全哭了。

孙承宗拱手说道:\"陛下龙体要紧,千万要节哀。人死不能复生,目下最要紧的是为飞白治丧。\"

常洛说道:\"着张惟贤、朱纯臣、孙承宗、袁可立、文震孟、孙传庭、瞿式耜为熊廷弼治丧。\"

孙承宗问道:\"熊廷弼的墓葬选择在哪里?\"

常洛强忍悲痛说道:\"熊廷弼有匡扶社稷之功,就让他在庆陵之侧陪葬吧。\"

明孝陵附近就有陪葬墓。作为一种恩赐,朱元璋允许徐达、常遇春、李文忠、汤和、吴良、吴祯、郭英陪葬在他的身旁,可是从此之后明朝再也没有这样的例子了。

孙承宗、袁崇焕等无不面面相觑。熊兆珪闻听此言却目光躲闪。

常洛看在眼里,问道:\"熊兆珪,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说?\"

熊兆珪怯生生回道:\"家父在临死前三天还曾经吩咐过,说等他死了,就把他葬在江夏县流芳镇青龙山,他早年在山上放牛,在江里打鱼,几十年没回去了,十分想念。\"

\"家父还说,如果他死了,就替他辞掉一切爵位和奉禄,子孙后代自耕自吃,不要给朝廷添麻烦。\"

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信,说道:\"这封信是家父生前留下的,家父吩咐小民,说等他死了,就去中书省交给孙丞相,求孙丞相代呈给陛下。\"

孙承宗接过信,恭敬地呈给常洛。

常洛展开信件,只见上面字迹娟秀,字里行间也透露出对魂归故里的期望。

读完信,常洛长叹一声:“朕知晓汝父之心,就准他归葬江夏,但爵位不许辞,从此之后你就袭镇国公,岁禄四千石,这也是朝廷优待功臣后裔之意。”

熊兆珪双膝跪下,颤声说道:\"陛下隆恩,小民原不敢辞,但家父严令,小民亦不敢违……\"

常洛拧着眉不说话。

孙承宗拱手说道:\"陛下一片惜才心感天动地,但飞白的遗愿也不好拂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