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石经寺有灵(8)(2 / 2)

怪谈传说物语 狸狐花 558 字 11个月前

唐朝贞观年间。

石经寺内种下了一棵小小银杏树。那个时候,石经寺还不叫石经寺,叫天成寺。

寺庙中的僧人们对这棵银杏树呵护非常,常常替它浇水施肥。而这棵银杏树也经常受到僧人们的念经声和人们前来拜佛上香带来的袅袅香烟的熏陶。

天长日久下,这棵银杏树渐渐长大,越来越茂盛,也生出了神智来。

有一天,这棵银杏树便偷偷化作了一个小和尚。站在树下,左右观望着。

一个僧人见这个约摸六七岁的小孩子,呆头呆脑的站在那里不知道做什么,便上前问道:“可是新来的?”

这化作小和尚模样的银杏树,懵懵懂懂的看着眼前的僧人,不只怎么回答,又摇头又点头的。

那僧人看他傻乎乎的模样,好笑的摸了摸他圆圆的脑袋,道:“既然无事,便把这地扫了吧。一会儿听到钟响就来午食。”

说着,递给他一个大扫帚,就离开了。小和尚抱着这个大扫帚,傻傻的笑了,他卖力的用这个扫帚扫着从地上落下的树叶,其中也包括他自己本身落下的叶子。

若说为什么这棵生了神智的银杏树,要化作一个小和尚的模样,而不是别的人。也是因为,他见的最多也最熟悉的就是僧人了。只是他的灵力还不够,只能化作小孩模样,于是小和尚的形象就应运而生。

就这样小和尚模样的银杏树就这么在天成寺里呆了下来。住持虽觉得这个小和尚来历有些不明,不知是如何来的,但觉得上天有好生之德,既然他诚心想在这里待着,就待着吧,也是与佛有缘。也不去计较什么,因为他呆头呆脑懵懵懂懂的,便给他取了一个法号,叫慧觉。希望他以后能聪慧半分,不叫人担忧。

每日清晨,晨读经文的僧人们都会看到一个可爱的小身影,坐在最前排的蒲团上,摇头晃脑的念着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