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家伙,变脸的速度还真不是一般的快,看来他自己心里早就有了主意,只是缺少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
“独立军攻打中原,估计要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他们打下来之前,咱还在之江南待着。”
许振林一直紧紧盯着对方,当看到他终于点头表示同意回归时,那颗一直高悬在嗓子眼儿的心,才算稳稳地落回肚子里。
别看他之前说得天花乱坠,又是二三十万大军如何如何,又是什么英伦方面会给予资助之类的话。
事情的确存在不假,但这里头可是有着大前提的,那就是必须先将队伍组建起来,并且还得把那位已经退隐江湖的老段请出山来重掌大权,如此这般,所有计划方可有条不紊地推进下去。
而若想成就这一宏大的局面,卢永享手底下那整整七万名士兵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
毕竟单靠塞北的那十万兵马和许振林自己手中掌握的区区五万兵力,实在难以掀起多大的风浪。
因此,今日设下的这个局,表面上似乎只是在苦口婆心地规劝卢永享,给他那些曾经并肩作战的老哥们儿们一次东山再起的良机。
但实际上呢,真正决定此局成败与否的关键人物恰恰就是卢永享本人。
只要位于之江的那七万驻军能够顺应形势、改旗易帜,那么段系得以重新回归便指日可待了!
“但有一点,咱们要拿把江右那边的口子放开,让独立军先进来治水,这是张野的要求,也是促成这件事的主要原因之一。”
“让他们进来治水?”一听这话,卢永享满脸担忧:“万一这伙人不守承诺,进来直接南下,对咱们展开正面进攻怎么办?”
“不会的,我相信张野是个信守承诺的人。”许振林摇摇头,十分肯定的说道。
国内众多军阀势力当中,为何独独选择与张野展开合作?
并不是因为他拥有最为强大的军事实力,更为关键的因素在于这小子尚未受到那些世故圆滑、老奸巨猾之辈的不良影响。
相较于其他军阀,张野对于信用看得格外重要,但凡他应允下来的事务,必定会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去达成目标。
倘若今日的合作对象换成声名狼藉的奉北王张左林,你就算当场打死许振林,用大炮直接顶住他的脑门,恐怕都难以迫使他松口放行,允许奉北军踏入自己的领地半步。
之所以如此坚决地拒绝,别无其他缘由,只因为那张老头可是出了名的毫无信用之人。
往往前一刻满口应承下来的事情,下一秒便能毫不顾忌地瞬间翻脸不认账。
所以说,在面对像张左林这种人的时候,唯一可行的策略便是始终秉持着“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原则,时时刻刻保持高度警惕,严密防守,绝不给对方丝毫可乘之机。
只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止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