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出祁山武侯伐魏(1 / 2)

司马懿立于军帐之中,目光凝视着舆图,地图上蜿蜒曲折的蜀地山川仿佛化作一道道难以逾越的天堑。帐内诸将纷纷进言,力主乘胜追击,一举荡平蜀地。副将心急如焚,拱手说道:“都督,我军刚挫蜀兵锐气,此时若挥师深入,定能将那诸葛亮一举擒获,机不可失啊!” 司马懿缓缓摇头,目光中透着深沉的忧虑,长叹一声:“诸位有所不知,蜀地地势复杂,山川险阻众多,我军若贸然深入,一旦陷入诸葛亮的埋伏,恐将全军覆没。况且我军后方也需稳固,稍有不慎,便会陷入腹背受敌之境。曹休将军那边进攻江东也需要支援,此时回师相助,谋取江东,方为上策。” 这时,一位偏将挠挠头,嘟囔道:“都督,您说那诸葛亮是不是会啥妖法啊,咋每次都能把咱们算计得死死的,咱就不能找个会仙术的来破破他的招儿?” 众将哄笑,司马懿也不禁莞尔,摆摆手说:“莫要胡言,那诸葛亮不过是智谋过人罢了,咱们且回师,从长计议。” 众将听后,虽心有不甘,但也不得不佩服司马懿的深谋远虑,遂齐声领命,准备回师。

鄱阳太守周鲂听闻魏兵来势汹汹,顿时如坐针毡。他在府中来回踱步,脑海中不断思索应对之策。亲信谋士凑上前来,神色焦急地说:“大人,魏军势大,我等该如何是好?” 周鲂猛地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我已思虑良久,唯有诈降一计,或许能解此危局。” 谋士微微一怔,疑惑道:“诈降?此计风险颇高,万一被识破……” 周鲂摆摆手,坚定地说:“如今局势危急,已无他法。我这就修书一封给曹休,将东吴描绘成一盘散沙,防务空虚,以诱他上钩。同时,你速派人快马加鞭密报孙将军,告知他魏军动向与我的计划,让他早做准备。” 谋士一边领命,一边小声嘀咕:“这曹休要是聪明点,不就识破咱们了?” 周鲂瞪他一眼,笑道:“他要有那聪明劲儿,还能被咱们算计?快去吧!” 谋士这才快步离去,周鲂随即铺开纸张,奋笔疾书,字字句句皆为诈降的言辞。

曹休在营帐中,满心欢喜地展开周鲂的降书。一旁的参军见他面露喜色,忍不住提醒道:“将军,周鲂此举会不会有诈?需谨慎为妙。” 曹休却不以为然,大笑道:“哈哈,你看这信中所言,东吴内部矛盾丛生,防务松弛,周鲂愿做内应助我,这分明是上天要将东吴送到我手中。周鲂若有诈,怎会将如此机密之事和盘托出?” 参军还欲再言,曹休却一挥手,打断道:“不必多言,我意已决,即刻传令大军,随我长驱直入,直捣东吴腹地!” 这时,一个小兵怯生生地说:“将军,万一这是个套,咱们不就像那钻进笼子的兔子,出不来啦?” 曹休眼睛一瞪:“你这小兵懂什么!再乱言,军法处置!” 小兵吓得赶紧闭嘴,于是,曹休在周鲂的诱使下,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向石亭进发。

当吴将朱桓、全琮、徐盛率领伏兵杀出时,魏军顿时乱作一团。曹休惊慌失措,瞪大了眼睛,看着四周如潮水般涌来的吴军,懊悔不已地喊道:“我怎会如此大意,中了这奸计!” 身边的护卫焦急地说:“将军,事已至此,快撤吧,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曹休咬咬牙,无奈之下,只得带着残兵败将,在乱军中仓惶逃窜。逃跑途中,曹休一边跑一边骂:“那周鲂,长得人模人样,咋一肚子坏水,等我回去,定要找他算账!” 护卫苦笑道:“将军,咱先跑出去,才有算账的机会啊。”

东吴大胜之后,孙权在宫中与群臣商议下一步计划。张昭进谏道:“主公,此次大破魏军,士气大振。如今应与蜀国联手,共同伐魏,以成大业。” 孙权微微点头,眼中闪烁着光芒:“正合我意。来人,速修国书一封,派人快马送往蜀国,力劝诸葛亮进兵伐魏,形成东西夹击之势。” 这时,一位大臣打趣道:“主公,这诸葛亮和咱联手,那魏国可有的受了,说不定曹操在地下都得气得跳起来。” 孙权哈哈大笑:“若真如此,倒也有趣,快些安排此事。”

诸葛亮在蜀地营帐中,收到陆逊大破魏兵的捷报,兴奋不已,立即召集众将。他展开捷报,高声说道:“诸位将军,陆逊大破魏军,此乃天赐良机。我军也应即刻出征,北伐中原!” 众将齐声高呼,士气高涨。可就在此时,一名传令兵神色悲痛地跑进来,跪地禀报道:“丞相,不好了,赵云将军病故了!” 诸葛亮听闻,手中的捷报瞬间滑落,如遭雷击,顿足捶胸,悲声痛哭道:“子龙身故,国家损一栋梁,我失一臂也!” 一旁的姜维眼眶泛红,安慰道:“丞相节哀,赵将军一生忠勇,其功绩定会被后世铭记。” 众将想起赵云生前的英勇事迹,也都纷纷落泪。这时,张飞的儿子张苞抽抽噎噎地说:“赵叔走了,以后谁还陪我喝酒吹牛啊。” 众人听了,又是一阵伤感。

后主刘禅在宫中得知赵云离世的消息,顿时悲从中来。他回想起当年长坂坡赵云单枪匹马舍命相救的场景,泪水夺眶而出,对身边的太监说:“传朕旨意,厚葬子龙将军,并设立庙堂,四时祭奠,以缅怀他的功绩。” 太监抹了把眼泪,说:“陛下重情重义,赵将军泉下有知,也会欣慰的。” 刘禅叹口气:“唉,要是能再听子龙将军喊我一声‘少主’就好了。”

料理完赵云的后事后,诸葛亮强抑悲痛,开始部署军事行动。他看向魏延,神情严肃地说:“文长,今命你为前部先锋,带领精锐之师,直奔陈仓道口。务必小心谨慎,不可轻敌。” 魏延抱拳领命:“丞相放心,末将定当竭尽全力,拿下陈仓。要是拿不下,您把我脑袋当球踢!” 诸葛亮哭笑不得:“休得胡言,谨慎行事才是。”

陈仓城内,郝昭与王双正在商议军情。郝昭眉头紧锁,对王双说:“诸葛亮足智多谋,此番派魏延前来,必定来势汹汹。我等需紧密协作,坚守陈仓。” 王双拍着胸脯保证:“将军放心,有我王双在,定让蜀兵有来无回!要是让一个蜀兵进城,我就把名字倒着写!” 郝昭忍不住笑了笑:“好,有你这话,我便安心几分。” 在一次交锋中,王双勇猛无比,冲入蜀兵阵中,挥舞大刀,如入无人之境,转眼间便斩了蜀兵两员偏将。王双提着刀,哈哈大笑:“就这俩蜀兵,还不够我热身的,再来十个八个也不在话下!”

诸葛亮见陈仓久攻不下,在营帐中来回踱步,心中焦急万分。姜维进言道:“丞相,陈仓城坚,郝昭又谋略过人,强攻恐难取胜。不如另寻他路。” 诸葛亮停下脚步,思索片刻后说:“你所言有理。我决定令魏延守住路口,我领军从斜谷出祁山,另寻破敌之机。” 这时,马岱插了一句:“丞相,这郝昭是不是在城里施了定身咒啊,咱们咋就打不进去。” 诸葛亮无奈地笑了笑:“莫要乱说,他不过是据城坚守罢了,我等另想良策。”

诸葛亮大军来到祁山后,姜维献上诈降之计。他修书一封给曹真,言辞哀伤。曹真收到书信后,心中将信将疑。大将费耀眉头紧皱,忧心忡忡地说:“将军,诸葛亮多谋,姜维智广,其中恐怕有诈,不可轻信啊。” 曹真犹豫道:“我也正为此事烦恼,若贸然相信,恐中奸计;若不信,又错失良机。” 费耀见状,主动请缨道:“将军,此事不宜贸然行事,末将愿领军前去试探,若有诈,也可及时应对,绝不让将军涉险。” 曹真拍了拍费耀的肩膀:“好兄弟,就冲你这份义气,要是平安回来,我请你喝个三天三夜!” 费耀苦笑着说:“将军,先别想着喝酒,等我回来再说吧。” 曹真思索再三,最终同意了费耀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