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关羽水淹七军(1 / 2)

第215 章 关羽水淹七军

于是关羽领命,神色凝重,目光如炬,对着帐下诸将高声说道:“今吾奉主公之命出征,此乃重任,关乎我军兴衰。傅士仁、麋芳听令,命你二人暂为先锋,可敢担此重任?” 傅士仁与麋芳赶忙出列,单膝跪地,齐声应道:“末将愿效死力!” 这二人领命后,各怀心思,傅士仁心中暗忖:“这先锋之位,若立下战功,日后定能飞黄腾达。” 麋芳则想着:“且不管如何,先依令行事,莫要出了岔子。” 二人匆匆整顿人马,引一军浩浩荡荡开到城外屯扎。

当晚,夜幕如墨,万籁俱寂,忽然城外火光冲天,熊熊烈焰瞬间照亮了半边夜空。关羽正在营帐中休憩,听闻变故,猛地睁开双眼,眼中寒芒一闪,忙不迭披挂上马,动作迅速而干练。他一边策马疾行,一边对身旁亲兵怒喝道:“速去查明缘由,究竟是何人如此大胆!”

一查问,才知道是傅士仁与麋芳这二人夜里饮酒作乐,全然没了军中的规矩。他们肆意放纵,以至于炉火不慎点着了火炮。这火炮瞬间爆响,火势如脱缰野马,眨眼间便将军器粮草吞噬其中。关羽得知缘由后,怒目圆睁,额上青筋暴起,大手一挥,厉声喝道:“将这二人拖来,我要斩了他们,以正军法!” 那声音仿若洪钟,在营帐中回荡,震得众人耳中嗡嗡作响。

傅士仁与麋芳被押到帐中,吓得浑身颤抖,瘫倒在地。傅士仁哭喊道:“将军饶命啊,末将一时糊涂,犯下大错,求将军开恩!” 麋芳也跟着求饶:“将军,我们知罪了,愿戴罪立功!” 关羽不为所动,怒声吼道:“军中规矩,岂容你们肆意践踏!军器粮草关乎战事成败,你们却因一己之私,酿成大祸,不斩你们,何以服众!”

费诗见此情形,赶忙上前,拱手作揖,言辞恳切地劝道:“将军息怒,此时正值用人之际,这傅士仁与麋芳虽犯下大错,但若是此刻斩了他们,恐于军心不利,还望将军三思啊。且如今战事紧迫,他们二人也算是有些本领,若能留下,或可在战场上赎罪。” 关羽听了,眉头紧皱,心中怒火稍减,沉思片刻后,长叹一声道:“哼,若不是看在如今局势,定斩不饶。” 又转头对着傅士仁与麋芳骂道:“今日暂且饶你们性命,若再犯,定斩不赦!”

于是,关羽便将二人重责四十杖。行刑之时,军棍重重落下,打得傅士仁与麋芳皮开肉绽,惨叫连连。打完后,关羽又罚麋芳守南郡,傅士仁守公安。关羽冷冷地说道:“你们二人给我记住了,守好各自城池,若有闪失,提头来见!” 这二人灰溜溜地领命而去,心中满是懊悔与畏惧,互相看了一眼,默默离去。

次日清晨,阳光洒在大地上,关羽英姿飒爽,跨上赤兔马,挥动青龙偃月刀,起兵出征。他对着身后大军喊道:“众将士听令,随我奋勇杀敌,扬我军威!” 一时间战鼓轰鸣,喊杀声震天。曹仁所率军队在关羽的奇谋之下,阵脚大乱,被杀得丢盔弃甲。关羽一马当先,如入无人之境,顺利击败曹仁,一举取了襄阳。

随军司马王甫此时上前,神色忧虑,拱手说道:“将军,东吴吕蒙屯兵陆口,那吕蒙心思缜密,若他乘机来攻荆州,我军当如何是好?” 关羽微微仰头,目光望向远方,沉稳道:“你可沿江岸,每隔二三十里,选那地势高处建一个烽火台,每台用五十军士把守。若吴军渡江,夜晚便放火,白日则烧烟,我军便可及时知晓,早做应对。” 王甫听后,连连点头,称赞道:“将军此计甚妙,如此可保荆州无虞。只是不知需多少时日能建成这些烽火台?” 关羽思索片刻,道:“此事刻不容缓,命各营抽调人手,日夜赶工,务必在半月之内完成。”

曹仁损兵折将,丢了襄阳,狼狈不堪,只能退守樊城。曹仁在城中与诸将商议,满脸愁容地说道:“关羽势大,我军接连败退,如今困守樊城,诸位可有良策?” 众将面面相觑,无人应答。曹仁长叹一声,无奈道:“看来只能向魏王求救了。” 于是急忙差人快马加鞭,星夜向曹操求救。

曹操得知消息后,眉头紧锁,略作思忖,便命于禁为将,庞德为先锋,领七支军马,浩浩荡荡前去救樊城。于禁领命后,与部将们商议行军之事,于禁说道:“此番救援樊城,关羽勇猛,我等不可轻敌。” 部将董衡听闻庞德为先锋,心中一惊,忙对于禁道:“将军,庞德原是马超手下大将。马超如今在刘备手下,庞德与刘备一方有旧,让他做先锋,恐怕会误了大事啊。万一他临阵倒戈,我军危矣。” 于禁听后,觉得有理,皱眉道:“你所言不无道理,此事干系重大,我需速速告知魏王。”